深圳經濟特區成立45周年 GDP增長逾一萬三千倍
發佈日期: 2025-08-26 18:47
兩岸



今日是深圳經濟特區成立45周年,深圳地區生產總值45年來,增長一萬三千幾倍。
圖片作為時間的鏡頭,紀錄深圳由一片荒蕪的土地,蛻變成高樓大廈林立的繁忙都市,呈現驚人的發展速度。
這是在1981年拍攝,蛇口工業區民眾騎單車的畫面,背景標語寫著「時間就是金錢,效率就是生命」,展現當時民眾積極參與改革的決心。當年有攝影記者冒生命危險,乘吊車到高空拍攝1995年的亞洲第一高樓,深圳地王大廈封頂。
前攝影記者許光明說:「這張圖片反映建築工人,他們為深圳建設無畏的精神,你看他爬到那麼高都夠膽量,一般人好難做到。」
有深圳市民感嘆深圳45年來的發展。
深圳市民吳先生稱:「整個經濟發展得快,人越來越多,越來越多擁擠,房子也越來越多,希望深圳越來越好,越來越繁榮。」
深圳市民陳同學說:「還是要感謝以前第一批來深圳發展的人,因為如果不是他們這種努力,深圳也不會像現在這麼好。」
展覽即日起至下月七日,免費開放給公眾參觀。
1980年8月26日,國務院批准深圳、珠海,汕頭、廈門四個城市,成立首批經濟特區,時任國家領導人鄧小平非常看好當時人口只得數萬人的深圳,鄧小平1984年南巡,題詞「深圳的發展和經驗證明我們建立經濟特區的政策是正確」。
深圳八十年代起迎來高速發展,出現「三天一層樓」的「深圳速度」,地區生產總值由1980年2.7億元人民幣,增至2024年的3.6萬億元人民幣,經濟總量位列全國第三位。
新華社評論文章形容,四十五歲對一個城市來說仍非常年輕,認為深圳未來將為中國式現代化建設作出更大貢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