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指近期中央高調整治惡性競爭 長遠有利各行業走向高質量發展
發佈日期: 2025-07-25 06:46
兩岸



有分析認為,內地提振內需會成為中長期政策,近期中央高調「反內捲」、整治惡性競爭行為,長遠有利各行業走向高質量發展。
不同行業都會出現價格戰,有企業甚至會用大額補貼,搶佔市場份額,觸發惡性競爭。內地近年會用「內捲」來形容,意思指過度競爭。
中央近期高調對不同行業進行「反內捲」,整治競爭行為。有經濟分析師認為有必要,持續的價格競爭造成惡性循環,不單只帶來通縮風險,更有礙行業向高質量發展。
渣打銀行中國高級經濟師廖薇指出︰「『反內捲』其實就是供給側改革的一個重要舉措。它可能包括一些去除多餘的產能,包括提高一些行業的標準,希望大家能夠在一些比較高的標準下進行競爭,而不是在一個低價、低質量的水平上面互相競爭。配合需求方的一些刺激政策,我們相信在中長期,是對中國的通縮會有很大的幫助。」
內地上半年經濟增長達百分之5.3。雖然要達全年百分之5左右的目標難度不算高,但面對外圍經濟環境不確定性高,國家統計局表明,下半年消費政策要繼續加力。
廖薇相信,為令經濟增長進一步減少對外貿及投資的依賴,提振內需會成為中長期政策。
廖薇說︰「我們的增長引擎,是處在一個新舊動能轉換的過程中。我們希望將來不再過多地依賴於外需、不再過多地依賴於投資。中國作為一個人口大國,我們有14億人口、有非常大的國內消費市場。政策就是更多的以提振內需轉換動能,來從一個中長期的角度,來幫助中國實現一個更加可持續化的、一個中長期比較中等程度的增長。」
她預計,消費品以舊換新政策下半年將進一步擴容,涵蓋更多消費品,及伸延至服務業,並在縣鄉市場加大力度。
【延伸閱讀:網絡流行語「內卷」】
「內卷」,又或稱「內捲」,原意就是「包起來」、「捲起來」,起初是用來形容非理性的內部競爭,或「被自願」競爭。
後來應用到企業層面,變成形容企業為了從行業激烈競爭中脫穎而出,不惜打「價格戰」,爭搶市場份額,或者過度重視短期收益,導致產品品質下降,沒有資源再開發新的產品等負面影響。
資料來源:中國青年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