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贊皇縣在港澳支持下順利脫貧 有非遺品牌助農村婦女就業

發佈日期: 2025-07-17 15:47
兩岸
無綫新聞 TVB News
無綫新聞 TVB News
無綫新聞 TVB News
已複製連結
河北省贊皇縣五年前在港澳支持下順利脫貧,人均收入至今上升五成。當地有非遺手工紡織品牌,開辦合作社幫助農村婦女就業。

這些畫滿港澳地標建築的壁畫,出自河北省贊皇縣葛溝村村民的手筆,表達對港澳善心人的感謝。

葛溝村有478戶,當中35戶屬脫貧戶,在國家鄉村振興政策下,港澳辦2021年起,派官員到葛溝村掛職,協調改善村貌及村民生活。有不便出鏡的家庭,父親因腦癌離世,14歲兒子亦患上腦癌,在港澳辦協助下,獲澳門善長捐出六位數字動手術。

新村公所,由香港發展商捐160萬人民幣興建,去年落成。並會組織村民合作自力更生,發展紅薯、核桃等產業。

全縣人均年收入,較五年前剛剛脫貧時上升五成多。而村內貧困家庭除了每年領取三萬元人民幣的各項補貼,亦可獲全村產業分紅,確保不會跌落9,000元返貧線。

贊皇縣葛溝村黨支部書記郭彩彬指:「我們就要打造一個家家是股東,人人有股份,個個有就業,年年有分紅。」

贊皇縣特產還有這款72道工序純手工製「原村土布」,是河北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近年在全國人大代表第三代非遺傳承人崔雪琴帶領下,企業採用公司加合作社模式,集棉花種植、生產加工研發及銷售於一身,在全縣設立5座工作坊,免費培訓當地農民工作增加收入。

原村土布專業合作社理事長崔雪琴說:「靠自己雙手有了價值,有了精神價值也能自己創收,在家庭裡面有了位置,所以幹起來特別開心。」

合作社婦女平均年齡58歲,大部分附近農戶,每天工作八小時,每月可多賺三千元幫補家計。崔雪琴又稱在全球關稅戰下,產品主要面向內銷市場,正在與香港商談合作開店,希望打響知名度。

無綫新聞 TVB News
無綫新聞 TVB News
無綫新聞 TVB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