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掠影|內蒙:土城子國家考古遺址公園

發佈日期: 2025-07-16 09:18
兩岸
無綫新聞 TVB News
無綫新聞 TVB News
無綫新聞 TVB News
已複製連結
內蒙古和林格爾縣有座從春秋戰國到元明清時期的古城,如今變身成國家考古遺址公園。

在黃河「几」字彎的北岸,有座兩千多年的古城「土城子」,面積四平方公里,是北岸最大的古代城市遺址。遺址內完整保存各個歷史時期的城址城垣遺存,8,800多米的明城墻、萬多件文物、3,000多座墓葬,好像一部「活態編年史」。

內蒙古師範大學北疆文化遺產研究中心主任陳永志說:「這種厚重(衣服)的話,他需要在帶子上要繫一些東西,那麼就是產生了這樣的帶鈎。但是它用青銅器把它做成非常漂亮的這樣的一種紋樣,既然有這樣的能夠使用得起這樣帶鈎的人,他的身份地位一定是很高的。那麼我們在這個地方發現了600多件帶鈎,說明這個地區的人的群體,他的文化是非常發達的、經濟是非常發達的。」

有遊客特意穿不同朝代的古裝來參觀。

遊客說:「我這一身穿的是唐代的服飾。我穿的是戰國袍。我穿的是漢代的。」 

遊客表示:「(遺址)它跨越了多個朝代,我們三個人也是選取了其中最有代表性的三個(朝代)。主要我們穿著這一身來到土城子遺址,是為了更好地去感受一下我們的一個歷史的變遷。」

遺址公園最近更獲「國家考古遺址公園」的稱號。

無綫新聞 TVB News
無綫新聞 TVB News
無綫新聞 TVB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