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掠影|甘肅黑河自然保護區黑鸛成長日記
發佈日期: 2025-07-16 09:18
兩岸



甘肅黑河濕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最近展開對國家一級保護動物黑鸛的調查,記錄牠們的繁衍及成長。
這裡是高台濕地,佔黑河濕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超過七成的面積,是全球9條候鳥遷徙通道之一的中亞通道重要中轉站和停歇地,也是中國候鳥4大遷徙路線的西部路線途經地。
保護區近年展開對被稱為「鳥中大熊貓」的黑鸛調查,去年在這裡監測到562隻。而過去四年共拍照1萬多張,記錄超過33萬字,儼如一本黑鸛的「成長日記」。
高台縣黑河濕地管理局生態監測站副站長范大龍說:「像現在看見的這個巢,就是國家一級保護動物黑鸛的巢穴,在我們國內有一千隻左右。現在正是黑鸛的繁殖期,像這一窩牠就是正在孵化。黑鸛因為是一種比較機警的鳥類,牠要遠離人類的活動區域,所以牠經常在這個遠離人類區域活動的懸崖峭壁等,這些地方去築巢。孵化期牠是兩隻成鳥,然後是換著孵化、交替孵化,然後另一隻去覓食,覓食的話,就在黑河濕地保護區。」
他說近年觀測到的鳥類也越來越多。
范大龍表示:「鳥類由保護區成立之初的155種,增加到現在的245種。今年春天的時候發現了國家一級保護動物東方白鸛,(候鳥)由少變多,更能反映我們高台黑河濕地保護的成效。」
他說,除了鳥類觀測需要的基本工具外,這裡還設有濕地智慧監測系統,覆蓋黑河濕地13個重點區域,進行24小時監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