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問二號探測器周四發射 任務周期九年半創中國航天史最長紀錄
發佈日期: 2025-05-27 20:01
兩岸



中國行星探測工程天問二號探測器,將於周四發射升空,任務周期長達九年半,會是中國航天史上任務周期最長的一次任務。
國家航天局表示,西昌衛星發射中心關於天問二號任務的準備工作正穩步推動,執行今次任務的長征系列運載火箭即將加注推進劑。
天問二號任務計劃,透過一次發射來完成多項探測任務。其中一項任務是對小行星2016HO3進行伴飛,並採集樣本,整個過程約兩年半。
2016HO3小行星距離地球約幾千萬公里,保留著太陽系生成最初的原始資料,被認為是研究太陽系早期物質組成、形成過程的「活化石」。完成採樣後,會先將樣本送返地球,再進行第二項任務。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副教授張曉天說:「天問二號將通過返回艙分離,就能夠把樣品送回地球,之後天問二號會繼續利用地球引力彈弓效應,飛向它的第二個探測任務目標,也就是主帶彗星311P。」
專家稱主帶彗星311P擁有小行星的軌道特徵,並有彗星的物質構成的特徵,探測工作有助了解小天體的物質組成、結構及演化機制等。
央視報道,天問二號任務周期長達九年半,將會是中國航天史上任務周期最長的一次任務。至於未來的天問三號、四號,將會進行火星採樣返回,木星及天王星探測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