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軍海軍艦隊黃海舉行軍演 三維偵察網絡助拓闊作戰視野

發佈日期: 2025-05-26 18:13
兩岸
無綫新聞 TVB News
無綫新聞 TVB News
無綫新聞 TVB News
已複製連結
解放軍海軍艦隊近日在黃海海域進行軍事演習。

拉薩驅逐艦、煙台護衛艦等艦艇,組成機動艦隊,在指定海域訓練。拉薩驅逐艦的艦隊指揮官指揮海軍水面、空軍、潛艇等力量,開展一線自主協同訓練和背靠背對抗訓練。

訓練開始後,雷達操作員根據預警飛機收集的資訊,迅速鎖定水面目標,並成功摧毀。這樣的三維偵察網絡,讓作戰艦隊對情況有更廣闊的視野、盲點更少。

海軍拉薩艦官兵王銘尉表示:「我們通過數據鏈與在空的運營機,進行戰場態勢通聯,這也是為我拓寬戰場態勢感知能力的一種手段體現。其對我最大的幫助,我覺得主要體現在對海、對空兩個方面,它能為我提供超視距目標。」

在拉薩驅逐艦的作戰室,航空官兵在艦載直升機的引導下,迅速發現多個海空目標,為艦隊打擊提供了數據支援。

北部戰區海軍某驅逐艦支隊官兵孫堯指出:「未來遠海作戰中,水面艦艇編隊作為聯合作戰體系構建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實現作戰力量、長效、全時存在的重要支撐,也是貫通海空信火鏈路的關鍵節點。在日常組織戰備訓練任務中,不斷提升作戰編組一線自主協同能力,實現在戰時各作戰平台、高效統合、攥指成拳。」

這次訓練涉及來自不同部門艦艇和軍種的指揮人員。


【延伸閱讀:海軍艦艇命名】

中國海軍驅逐艦的命名規則遵循《海軍艦艇命名條例》,採用省級行政區劃,例如省、自治區、直轄市來命名驅逐艦。這一傳統既有歷史淵源,也體現國家象徵、軍事文化和行政管理、加強軍民融合、增強地方認同感等多方面的考量。

《海軍艦艇命名規則》對於艦艇命名要求,為海軍每艘艦艇都具有唯一的艦(艇、船)名、舷號。新建和新入列的艦艇,由批准授名機關正式授予艦名和舷號,按照規定舉行命名入列典禮。

艦名根據艦艇類別,採用相應的規則選定。艦艇命名享受「終身制」,艦艇退役後,其艦名、舷號優先用於後續艦艇。

而水面戰鬥艦艇命名規定,為航空母艦、兩棲攻擊艦,以省級行政區劃名命名,例如:遼寧艦、海南艦。

驅逐艦以省會城市、副省級城市、較大的市,以及黨史軍史有重要意義的地級行政區劃名命名,例如:南昌艦、拉薩艦、廈門艦。

護衛艦以地級行政區劃名,以及黨史軍史有重要意義的縣級行政區劃名命名,例如:舟山艦、百色艦。

獵潛艇、導彈護衛艇、導彈艇、獵(掃)雷艇、掃(布)雷艦,以縣級行政區劃名命名,例如:綏中艇、瀏陽艦。

登陸艦、兩棲船塢運輸艦等,以山的名稱命名,例如:昆侖山艦、太行山艦。

護衛艇、登陸艇的艇名與舷號合一。其舷號按照東、南、北三個方向劃分。

資料來源:中國軍網

無綫新聞 TVB News
無綫新聞 TVB News
無綫新聞 TVB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