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拓展智能網聯汽車優化無人駕駛技術 冀藉AI加快出行效率

發佈日期: 2025-05-26 11:16
兩岸
無綫新聞 TVB News
無綫新聞 TVB News
無綫新聞 TVB News
已複製連結
內地近年積極發展新型交通工具,當中武漢大力拓展智能網聯汽車,優化無人駕駛技術,期望透過發展人工智能(AI),加快出行效率及物流系統智能化。

沒有汽車基本配備,平日手握的方向盤,取而代之的是電子屏幕,按一按,小巴自動出發。這輛無人駕駛小巴,車身裝備了用來導航的雷達及鏡頭,偵測到紅燈及障礙物,就會自動減速或停下。

這個自2019年開始,在武漢經開區運行的國家智能網聯汽車測試示範區,目前規模為全國之冠,亦是內地第一個獲頒發自動駕駛商用牌照的示範區。

武漢車網智聯科技有限公司經營管理部部長張銳霖說:「武漢是『中國車谷』,所以我們發展這智能產業是必由之路、必須經過的事情。如果你不幹的話,可能你在未來在汽車產業的全球化裡,是沒法搶佔一席之地的。我們是通過小步快跑,可能每一次增加一定的路線、場景,最終能夠實現自動駕駛,這幾年的快速發展。」

這輛無人駕駛巴士目前行走四條路線,合共行駛15公里,服務15個小區近五萬名居民。

無人駕駛技術並不局限於路面車輛,就連輕軌列車也能自動化。懸空列車「光谷光子號」前年開始落地營運,是全國首條開通營運的空軌路線,來往九峰山至龍泉山,全長10.5公里,途經六個車站,時速最高可達70公里。

空軌興建的主要目的,是減低武漢陸路交通壓力,同時便利到訪旅客需求。

武漢光谷交通投資集團有限公司空軌事業部副部長胡活力稱:「我們的空軌在天上,然後它跟路面,就是我們剛才看到,我們過了很多路口,跟路口那些車輛,他們相互之間是互不干涉的,就是路權是互不干涉的。這樣的話,通行效率會比較高。」

他亦表示,空軌目前主要的客群為遊客,未來會因應周邊居民通勤需求,考慮拓展路線。

無綫新聞 TVB News
無綫新聞 TVB News
無綫新聞 TVB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