巫山縣以機械化清漂船清理長江漂浮物 引入AI水質監測系統確保水質優良

發佈日期: 2025-05-22 20:01
兩岸
無綫新聞 TVB News
無綫新聞 TVB News
無綫新聞 TVB News
已複製連結
由青藏高原一直流向上海的長江是亞洲第一長河,當局近年以機械化清漂船清理漂浮物,又引入人工智能(AI)水質監測系統,以確保長江水質優良。

巫山縣位於重慶市最東端,素有「渝東門戶」之稱,當局為免長江上游的垃圾漂向中下游,影響長江整體水質。2003年在巫山成立水域清漂工作隊,初期以人工方式打撈漂浮物,之後逐步轉為機械及人工協同的作業方式。有任職逾20年的清漂員表示,見證清漂工作的變化。

長江水域清漂船駕駛員張先生說:「(以前)一個船上三、四個人,用簍子把垃圾裝到裡面,然後一輪一輪背到那個車子上去的。現在能夠直接倒在裡面,把斗升上來以後,一個人就可以操作,直接把垃圾,速速倒車子裡面去,按一個鍵就行了。」

現時清漂工作隊有50名專職人員及36艘船,當中7艘為機械化清漂船,工作隊每年清理出約兩萬噸漂浮物,當局近年更以高科技,監測水質情況。

巫山縣生態環境局副局長陳鵬說:「如果說攝像頭攝到有漂浮物,它會通過人工智能,直接傳輸到我們的中轉控制中心,直接分析,從系統直接下達指令。比如說巫山哪一個點漂浮物比較多,我們巫山縣接到指令,就會直接派清漂船到現場進行清漂,清漂後把清漂一些相關資料上傳到系統。」

當局表示,近年打撈到的漂浮物主要是樹枝、枯枝,而塑膠等垃圾數量極少,打撈完進行分類後,不可利用的垃圾會運至當地垃圾焚化廠,實現「廢物發電」。

長江幹流巫山段的水質在清漂工作下保持穩定,自2016年起,一直達到國家二級標準。

無綫新聞 TVB News
無綫新聞 TVB News
無綫新聞 TVB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