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地每年至少十萬人被毒蛇咬傷 醫生提醒若被咬應記住其外形特徵

發佈日期: 2025-05-06 20:01
兩岸
無綫新聞 TVB News
無綫新聞 TVB News
無綫新聞 TVB News
已複製連結
內地每年至少有十萬人被毒蛇咬傷,單在五一假期,廣東肇慶就有多宗被蛇咬傷送院個案。醫生提醒,一旦被蛇咬,應記住蛇的外形特徵,以便醫生對症治療。
 
來到春夏,在戶外活動時要注意蛇出沒。這名六歲男童,日前在家中客廳被毒蛇咬傷小腿,被蛇咬的牙印仍清晰可見。

羅女士則在草地摘菜時,被圓斑蝰蛇咬到,一度昏迷。
 
羅女士稱︰「甚麼都不知道,誰送來的都不知道,到了這裡住院才知道。」

肇慶市第三人民醫院蛇傷科醫生黃文杰指出︰「這個毒蛇最主要就是破壞人的凝血功能,很容易出血,送過來也是比較及時。」

肇慶這間醫院在剛過去的五一假期,已接收到至少十宗被毒蛇咬傷送院個案。醫生提醒,若要進入草叢,可先「打草驚蛇」,減低被咬傷的風險。一旦被咬傷,應遠離現場,但不要奔跑,避免加速毒素擴散。
 
黃文杰說︰「記住蛇的形態,頭、身、顏色、花紋等,幫助醫生盡快作出診斷,使用相應的血清。」

據估計,內地每年至少有十萬人被毒蛇咬傷,死亡率約百分之五,被蛇咬傷的導致傷殘的機率高達三成。


【延伸閱讀:廣東五種蛇最常見】
 
「驚蟄節到聞雷聲,震醒蟄伏越冬蟲。」驚蟄節氣之後,氣溫逐漸回暖,蛇類等冬眠動物開始蘇醒,活動也變得更加頻繁。

廣醫一院急診科主任醫師梁子敬介紹指,廣東地區,70%蛇咬傷都是竹葉青所致。竹葉青蛇的毒液毒性相對較弱,很少讓人致死,然而,蛇在冬眠後初醒,攻擊性和毒液濃度都會相對較高。

他又指,廣東目前有五大常見的蛇,即最為常見的竹葉青、眼鏡蛇、尖吻蝮蛇(即「五步蛇」)、銀環蛇以及眼鏡王蛇。圓斑蝰蛇則是肇慶和高明地區常見的蛇種。

資料來源:南方網

無綫新聞 TVB News
無綫新聞 TVB News
無綫新聞 TVB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