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戰爭及俄羅斯衛國戰爭勝利八十周年 有機構於北京辦圖片展
發佈日期: 2025-05-02 11:01
兩岸



今年是中國抗日戰爭及俄羅斯衛國戰爭勝利八十周年。有機構在北京舉辦圖片展,介紹這段歷史。
位於北京東城區的俄羅斯文化中心,是俄羅斯駐華大使館2010年成立的機構,門口豎立人類史上首位太空人加加林的雕像。俄文圖書館對外開放,亦為公眾開設繪畫和俄語等興趣班。
因應今年是俄羅斯衛國戰爭勝利八十周年,這裡年初起舉辦連串慶祝活動,包括專題圖片展,回顧蘇聯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動員軍民對抗納粹德國侵略的歷史,包括1942年莫斯科有農莊向國家上交農產品,當時的蘇聯加盟共和國並肩戰鬥,以及民眾與士兵一起慶祝戰爭勝利的珍貴歷史圖片。
今年亦是中國抗日戰爭勝利八十周年,中心項目主管表示,當年中蘇兩國也是並肩作戰,相互幫助。
俄羅斯文化中心主任顧問高磊指出︰「當時蘇聯紅軍還援助過我們東北,然後共同擊敗關東軍。還有蘇聯的『飛鷹』,蘇聯當時派了很多飛機和飛行員來武漢。兩國民眾對這段歷史的共同記憶都非常珍惜,想通過舉辦這樣的活動,讓兩國年輕的朋友更多了解這段歷史。」
出席慶祝活動的民眾,按傳統都會戴上這條橙黑相間「喬治絲帶」,象徵勇氣與勝利,也有緬懷先烈的意思。
高磊表示,近年中國人對俄羅斯文化興趣日增,身邊不少中國朋友,計劃趁五一長假期到當地旅遊。
高磊說︰「現在是中俄關係最好的時候,很多俄羅斯人現在開始學中文,也是想通過學習中文了解中國文化,能感受到兩國青年對彼此文化和歷史都表現出極大興趣。」
他相信兩國人文交流將更加密切。
【延伸閱讀:衛國戰爭】
每年的5月9日,俄羅斯都會慶祝一個全國性的節日--勝利日,紀念1941-1945年衛國戰爭的勝利。
衛國戰爭是1939-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戰的一部分,開始於1941年6月22日黎明。當時納粹德國違反1939年《蘇德互不侵犯條約》,對蘇聯發起了進攻。意大利和羅馬尼亞表明立場,斯洛伐克於6月23日加入,芬蘭於6月25日加入,匈牙利於6月27日加入,挪威於8月16日加入。
這場戰爭持續了近四年。在前線--從巴倫支海一直延伸到黑海,雙方在戰爭的不同時期,同時作戰的人數從800萬到1300萬,裝甲車從6,000輛到2萬輛,火炮和迫擊炮從8.5萬輛到16.5萬輛火炮和迫擊炮,飛機7,000到19,000架。
納粹在侵略計劃中曾寄希望於「閃電戰」,即在一個半月到兩個月內擊敗蘇聯紅軍,佔領莫斯科和列寧格勒(現聖彼得堡)以及蘇聯歐洲部分的工業區,到達阿爾漢格爾斯克-伏爾加戰線,並以強大的空軍轟炸烏拉爾工業區。然而,佔領者「閃電戰」的計劃落空了。
蘇軍與人民浴血奮戰,致使敵人疲憊不堪,逼迫他們在整個德蘇戰線上轉入防禦。蘇聯在莫斯科、斯大林格勒(現伏爾加格勒)、列寧格勒、庫爾斯克突出部、第聶伯河、白俄羅斯和波羅的海國家附近的重大戰役中,擊敗了法西斯軍隊。
在消滅了蘇聯領土上的敵人後,他們又聯合反希特勒聯盟的盟友軍隊,在1945年徹底擊敗了納粹德國,並將歐洲國家從佔領中解放出來。
資料來源:俄羅斯衛星通訊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