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地民眾關注「智能駕駛」安全 專家提醒屬輔助性質車主不應過度依賴

發佈日期: 2025-04-25 20:01
兩岸
無綫新聞 TVB News
無綫新聞 TVB News
無綫新聞 TVB News
已複製連結
上月底小米電動車高速爆燃事故,引發內地民眾關注「智能駕駛」安全。有專家提醒,「智能駕駛」只是輔助性質,車主不應過度依賴。

北京車主王希月前年購置了一輛電動車。她稱主要是考慮充電成本遠低於加油成本,每月至少能節省約三萬元左右。而她購買的這輛電動車,配有「智能駕駛」功能。

車主王希月說:「銷售當時帶我試駕的時候,我用過這個輔助駕駛,我當時覺得還挺炫酷的。我第一次使用的時候是在高速,當時我從北京去山西。高速公路上還是蠻空曠的,所以當時開了這個功能,覺得挺輕鬆的,可以解放雙手,但是因為有自己的駕駛習慣,還是喜歡觸碰一下方向盤。」

上月底,一輛小米電動車在高速公路爆燃,車上三名大學生喪生。經調查後,發現事發前車輛處於「智能輔助」駕駛狀態,王希月會否擔心?

王希月表示:「智駕肯定還是會用的,因為確實在開車的過程中,你會有疲憊感,但是肯定會減少它的頻率,等待系統更完善。」

香港汽車工業學會指出,車主買車時務必要了解「智能駕駛」功能具體情況,又指出「智能駕駛」是輔助性質,車主在合適情況下才能使用。

香港汽車工業學會榮譽會長李耀培稱:「因為『智能駕駛』不是『自動駕駛』,即使是使用輔助系統的時候,車主應該都要準備,突然要操控車輛。另外要檢查硬件,例如傳感器、CCTV有沒有撞爛、傳感器會否甩掉。」

學會又希望政府能夠加快訂立「智能駕駛」技術標準,以便於教導車主正確認識輔助駕駛功能,促進「智能駕駛」的健康發展。

無綫新聞 TVB News
無綫新聞 TVB News
無綫新聞 TVB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