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少年家中做化學實驗時爆炸受重傷 律師指電商應審查賣化學品商家

發佈日期: 2025-04-13 16:18
兩岸
無綫新聞 TVB News
無綫新聞 TVB News
無綫新聞 TVB News
已複製連結
廣州一名少年,在家中做化學實驗時發生爆炸,眼睛、腹部嚴重受傷,而有關材料可以網上購買。有律師表示,電商平台有義務審查售賣實驗材料的商家。

事發在上周日中午,廣州荔灣區一名15歲男生,受傷後被抬上擔架,送上救護車,身體和腿部都有血漬。據了解,男生當時在家中做化學實驗,引發爆炸,眼部、腹部傷勢嚴重,經救治後脫離生命危險。

廣州市民謝先生說:「如果在家裡做實驗,我覺得最好還是要有大人,或者是專業的老師陪同下,一下子發生突發事件,未必能夠應付得了。」

廣州市民劉先生認為:「現在網絡信息這麼發達,大家很容易能通過一些配比,去製作一個比較可怕的玩意,我覺得我們一定要在材料上有所管控。」

這些實驗材料,在外賣平台上都能搜索到,例如製作模擬火山爆發的實驗材料,落單約一小時就送到,包括小蘇打、葡萄酸和增稠劑等。

其中葡萄酸在高濃度或長時間接觸下,對金屬有腐蝕性,若皮膚接觸高濃度葡萄酸溶液,可能引起疼痛、紅腫。但亦有部分材料包裝上,並無標明具體成分。

而在電商平台上,選擇就更多,例如鉀、鈉、鋰等金屬材料,用於進行焰色反應實驗, 亦有雙氧水加催化劑分解,造成氣體噴發,以及麵粉爆燃的實驗材料等。

根據《危險化學品安全管理條例》,個人儲存和售賣危險化學品,都屬違法行為,而商家銷售危險化學品,則需要依法取得危險化學品經營許可證。

有律師指,電商平台應該對售賣有關化學品的商家進行審查。

律師梁偉卿指出:「相關部門應該加強線上銷售的監管,嚴查違規的信息,及時清理、下架相關的信息和產品,打擊違法生產銷售的行為。」

她又指平台可鼓勵消費者,積極舉報違法銷售行為。


【延伸閱讀:危險化學品】

危險化學品,包括爆炸品、壓縮氣體和液化氣體、易燃液體、易燃固體、自燃物品和遇濕易燃物品、氧化劑和有機過氧化物、有毒品和腐蝕品等。

危險化學品列入以國家標準公布的《危險貨物品名表》;劇毒化學品目錄和未列入《危險貨物品名表》的其他危險化學品,由國務院經濟貿易綜合管理部門會同國務院公安、環境保護、衞生、質檢、交通部門確定並公布。

資料來源:中國政府網

無綫新聞 TVB News
無綫新聞 TVB News
無綫新聞 TVB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