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設10億人民幣專項基金 支持復旦大學生物科技等項目轉化落地
發佈日期: 2025-03-29 20:02
兩岸



廣州設立10億元人民幣專項基金,支持復旦大學生物科技、人工智能(AI)等項目,在當地轉化落地。
生物製造是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到其中一項戰略性新興產業,包括幹細胞、基因治療、類器官及仿生物料等。
這套由橫琴公司研發的器官修復再生系統,通過動物實驗,證實能維持豬肺新鮮最多24小時,正推進應用於人體器官保存。
首屆粵港澳大灣區未來健康產業大會,周五至周日南沙舉行,300多間企業、800名政商界代表、專家學者,出席多場專題會議及簽約儀式。
開幕式上宣布,廣州產投集團將設立10億元人民幣未來產業專項基金,投資上海復旦大學師生和校友成果轉化及創新創業項目落地廣州市,涵蓋生物醫藥、人工智能、集成電路、低軌衛星通訊等復旦強項學科。
本身是人類遺傳學專家的中科院院士、復旦大學校長金力希望,協助地方形成高效創新生態體系。
復旦大學校長金力表示:「復旦大學作為知名的綜合性研究型大學,在建設中國特色世界頂尖大學過程中,主動服務大灣區建設,融入新發展格局。通過布局重大科學問題研究、關鍵核心技術攻關,來加強科技成果的轉移轉化,服務國家重大戰略需求,推動教育鏈、人才鏈、產業鏈、創新鏈的融合發展,相互賦能。」
復旦大學早於五年前,在南沙設立精準醫學研究院。廣州市政府年初亦發表新政策,明確將南沙、黃埔等四個區,列為生物醫藥重點發展區,為相關產業提供支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