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掠影|湖南靖港紙紮傳承人冀喜慶紙紮重回大眾視野
發佈日期: 2025-03-14 09:21
兩岸



紙紮是一門民間藝術,內地有市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致力讓喜慶紙紮走進日常生活,改變大眾對紙紮不好的印象。
龍頭燈、鯉魚燈、蚌殼燈,各式各樣的紙紮作品,都是出自湖南長沙靖港紙紮市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萬勇之手。
靖港紙紮市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萬勇說︰「很多人誤解了,都以為紙紮就是喪葬,其實還有一門喜慶類的紙紮。這個喜慶的紙紮最走俏的是七、八十年代,那個時候沒有甚麼娛樂活動。元宵節,或者是春節期間的,有些地方是玩龍燈、有些地方是玩魚燈、有的玩獅子燈、有玩那個蚌殼燈,還有些馬燈。它也是對美好生活的一種嚮往,就是希望來年能夠風調雨順、五穀豐登,他們覺得能夠給自己帶來好運。」
他說九十年代起,喜慶紙紮市場逐漸萎縮。面對市場變化,他不斷創新,改進款式、材料和顏料,使花燈防潮不褪色,又到校園教學生,培養他們的興趣。他說會致力做好傳承這門手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