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地公布發現體長僅1.2毫米新昆蟲物種 填補國內研究空白
發佈日期: 2025-02-17 20:00
兩岸



內地公布發現新昆蟲物種,並命名為「海珠微瓢蟲」,成果已在國際學術期刊上發表。
廣州海珠國家濕地公園,2020年起就昆蟲資源展開調查,科研團隊周日公布公園內發現新物種,並以發現地命名為「海珠微瓢蟲」。
專家表示海珠濕地,並非第一次發現新物種,但今次難度更大,因為這個新物種體型微小,體長只有1.2毫米,而過往中國亦未有相關研究。
科研人員在顯微鏡下檢查數萬個標本,才成功發現三個「海珠微瓢蟲」標本,填補國內研究的空白。
廣東省科學院動物研究所副研究員俞雅麗說:「通過比對分類學的文獻以及模式標本,最終發現確定牠是新種,我們就投稿並撰寫了相關的文章。」
專家又指今次的發現,為生態保護和可持續發展提供了重要的科學依據。
俞雅麗指:「從城央公園裡面發現新種,其實是非常罕見的,說明海珠濕地不僅說是提供了一個休憩、娛樂場所,它在科研、在我們科教這方面,其實也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平台。」
海珠區政府表示,海珠濕地至今已記錄了903種昆蟲和201種鳥類,包括多種珍稀瀕危物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