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掠影】木拱橋傳統營造技藝列人類非遺名錄
發佈日期: 2025-01-10 09:20
兩岸
粵中國木拱橋傳統營造技藝,最近從急需保護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轉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 在福建屏南縣,一座座木拱廊橋橫跨溪流兩岸,成為當地特有的風景。 中國木拱橋營造技藝採用原木材料,利用傳統木建築工具及手工技法,運用「編樑」等核心技術,以榫卯連接。中國獨有的木拱橋,被譽為橋樑技術的「活化石」。目前中國保存的木拱廊橋約110座,主要分布在福建東北部及浙江西南部。 木拱橋傳統營造技藝非遺傳承人黃閩輝說:「比如說是一根木頭挑著一根木頭,然後你看它這樣子挑,兩個咬合在一起,形成一個整體,然後它的承受力就非常大。像我們這麼簡單一個搭建,它都能夠承受非常大的一個力。木拱橋這塊的技藝,本身它是屬於一個非常累,就是大型的、類似工程類的一個技藝。我們在做的時候,其實不光是要有耐力,還要有體力。」 他希望技藝能一代一代傳下去,煥發出新的活力,吸引更多人學習傳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