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四地】內地俄貨店頻被揭商品產自內地工廠 有負責人稱條形碼可識別
發佈日期: 2025-01-08 20:01
兩岸
粵近年內地城市出現越來越多俄羅斯商品店或食品超市等,部分被揭發產品由內地工廠代工。哈爾濱的俄貨店生意有否受到影響,旅客又是否懂得識別呢? 哈爾濱中央大街,這條有百年歷史的商業街,有好幾間俄貨店。入面有俄羅斯朱古力、蜂蜜及烈酒等,全部都是俄文包裝,配上中文標籤。這套有十層,底部有畫師親筆簽名的俄羅斯套娃,價值3,299元人民幣,是店內熱門商品。 這間店去年銷售額約一千萬元人民幣,比往年多了兩成,負責人亦看好今年生意。 店舖負責人騰新宇稱:「今年有亞冬會,亞冬會在哈爾濱舉辦,有很多人會來,喜歡冰雪項目的客人,來看一些比賽,還有就是今年冰雪大世界規模又大了,增加了很多大滑梯,來哈爾濱觀光旅遊的人越來越多。」 近日有連鎖俄貨店,被指商品是由內地工廠代工,在網絡上引起熱議。對此,負責人指,店內八成是進口商品,其餘是本地特產。商品都有標示來源地,顧客可以看條形碼編號識別。 騰新宇說:「我們的產品大部分從俄羅斯來,還有一部分從東歐國家,譬如說格魯吉亞或烏克蘭。我們本地的,一般就是哈爾濱特產,譬如說紅腸、大列巴,還有格瓦斯這種比較暢銷的飲品。看條形碼,條形碼前面是『46』開頭的,就是進口的,『69』往後的是國內的。」 顧客又是否識得揀呢? 遼寧旅客岳先生表示:「真不知道怎麼選,在中國生產的哪裡都能買,主要還是想買俄羅斯的。」 台灣旅客黃小姐說:「不知道,感覺這裡買的都是這裡生產的。」 浙江旅客姚小姐稱:「我可能會搜一下小紅書,看會不會『踩坑』吧。」 冰雪旅遊興起後,中央大街每年客流量超過1.2億人次,是全國最熱門商圈前十。 在中央大街消費購物,大部分商店都可以包郵,直接將旅客購買的手信和紀念品等送回家,不用自己帶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