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魯多執政近十年施政內外交困 曾應美國要求拘孟晚舟致加中關係緊張
發佈日期: 2025-01-07 00:30
兩岸
粵執政逾九年的加拿大總理杜魯多施政內外交困,對內失去所屬自由黨支持;外交也不暢順,與美國的貿易面臨打壓,而應美國要求,拘捕過境的華為副董事長孟晚舟,令加中關係緊張。 杜魯多在1971年12月出生於加拿大渥太華,其父親是時任總理老杜魯多,從小熱衷於服務社會,大學畢業後曾任社會科和法語教師。 杜魯多2007年獲得自由黨提名,翌年首度晉身國會,正式開啟其從政生涯。其後在2013年,以高票當選自由黨黨魁,最終在2015年以43歲之齡,當選加拿大第23任總理,是歷來第二年輕的加拿大總理,亦是首位「子承父業」的總理。 執政至今近10年,引發不少爭議。對內政策方面,他任內實行大麻合法化、引入合資格人士安樂死權利、倡導墮胎權,和禁止性傾向轉化治療等。 杜魯多失勢的催化劑,是他個多月前跟美國總統當選人特朗普的會面。杜魯多去年11月底沒有預先公布下,到美國佛羅里達州海湖莊園,出席特朗普的晚宴,嘗試遊說特朗普取消對加拿大商品徵收兩成半關稅的計劃。 他跟特朗普會面後,沒有向傳媒談論會面詳情,只是表示雙方有非常好的對話,沒有提及特朗普徵收關稅計劃去向。杜魯多此行被視為無功而還,但更大殺傷力的是,傳媒披露特朗普在兩人會面時說,假如美國的徵稅措施會摧毀加拿大經濟,加拿大不如做美國第51個州。 個多星期後特朗普在網上帖文,稱有幸跟加拿大州州長杜魯多共晉晚餐,期待短期內再跟州長會面,討論關稅貿易問題。特朗普一再稱呼杜魯多為州長,被視為侮辱加拿大主權,但杜魯多一直沒有向特朗普還擊。 他受到的另一個重大打擊,是長期效力杜魯多內閣的副總理兼財長方慧蘭上月中辭職,指與杜魯多存在政策分歧。杜魯多其後重組內閣時,多名部長亦宣布不連任。杜魯多所屬自由黨內,最少20多名國會議員近期相繼要求他辭職。 在外交方面,加拿大與中國關係在他任內惡化。2018年,加拿大應美國要求,逮捕在加拿大過境的中國最大電訊設備製造商華為副董事長孟晚舟。隨後加拿大前外交官康明凱和商人邁克爾在北京遭中國拘捕,指他們涉嫌危害國家安全,犯下間諜罪。 直至孟晚舟在2021年,與美國司法部達成暫緩起訴協議回國,而被中方拘押的康明凱和邁克爾則在認罪後,獲准保釋候審,並返回加拿大,意味外界所指的中加「人質外交」爭端告終。 杜魯多2022年在印尼峇里出席二十國集團(G20)峰會期間,與國家主席習近平碰面,遭習近平質疑其向傳媒洩漏兩人早一日談話的內容,強調應以互相尊重的態度溝通,否則「結果就不好說了」;又指他「很天真」,進一步顯示中加關係緊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