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塔克拉瑪干沙漠邊緣設逾三千公里阻沙防護帶 今日「合龍」

發佈日期: 2024-11-28 19:01
兩岸
無綫新聞 TVB News
無綫新聞 TVB News
無綫新聞 TVB News
已複製連結
新疆塔克拉瑪干沙漠,是內地最大的流動沙漠。當地在沙漠邊緣設置三千幾公里的阻沙防護帶,今日「合龍」。

新疆是全國荒漠化、沙化土地面積最大的地區,內地多年來投入大量資源,希望扭轉局面,但南部的塔克拉瑪干沙漠邊緣,一個沒有林草、濕地,長285公里的空白區,成為治理難度最大的區域。當地去年年底起發起「鎖邊」任務,隨著民眾在和田地區種下最後一批玫瑰花苗,這段長約3,046公里的阻沙防護帶正式成型。

「合龍」之後,當地會持續加固防風屏障,以實現沙源不擴散的目標。

新疆林草局荒漠化防治處副處長王剛說:「下一步我們將以塔克拉瑪干沙漠的綜合治理為重點,通過實施生物治沙、工程固沙,以及光伏治沙相結合的方式,繼續拓展『鎖邊』防護帶的寬度。」

當地林草部門指,生物治沙主要用於水資源,條件相對比較好的區域,透過種植兼具生態和經濟效益的植物,防沙治沙的同時推動產業發展。

和田地區林草局黨組書記鄧曉波認為:「通過防沙治沙把沙化土地改造以後,老百姓可以種植既可以增收,又可以致富的(植物),非常適合我們當地防沙治沙,荒漠化治理的一條產業發展的路子。」

于田縣林草局黨組書記賈存鵬稱:「我們還有梭梭、紅柳和酸棗套種,地下是肉蓯蓉的經濟收入,樹上有酸棗的經濟收入,實現『雙層經濟收入』。」

部分地區則採用工程固沙,譬如在流沙上建設高立式沙障,令沙漠地表部分風力減弱,令沙子不易被吹走。

無綫新聞 TVB News
無綫新聞 TVB News
無綫新聞 TVB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