嫦娥六號採樣裝置理大有份研製 總設計師讚團隊一絲不茍

發佈日期: 2024-06-27 19:00
兩岸
無綫新聞 TVB News
無綫新聞 TVB News
無綫新聞 TVB News
已複製連結
中國探月工程嫦娥六號,完成全球首次在月背採樣的歷史任務。當局指最快明天,就知有多少帶回地球的月背土壤可作科研。香港理工大學的團隊亦有參與研製採樣裝置。嫦娥六號任務相關負責人表示,期待未來香港能有更多參與。

人類首次取得的月背土壤樣本,周三隨嫦娥六號返回器抵達北京,並由科研人員取出進行後續工作。這批極具研究價值的樣本,除了分發給國內的科研團隊,內地早前已開放給國際科學家申請研究。

當局強調中國的航天計劃,一直以和平利用為目的,以開放包容的態度,希望能與國際展開平等互利合作。

被問到中國會否向美國科學家分發部分樣本,國家航天局表示,中美航天合作的障礙主要來自美方。

國家航天局副局長卞志剛說:「中國航天的成就,是中國人憑藉中國人的努力和我們中國人的智慧來實現,美國的《沃爾夫條款》阻礙了中國和美國正常的航天交流。如果美方真的希望跟中國開展正常的航天交流,我覺得他們應當採取確實的措施,來清除這些障礙。」

本台記者問到,對於有份研製採樣裝置的香港理工大學團隊的看法,當局就形容是得到理大的特別支持,又表示期待未來香港能參與更多國家航天工程。

嫦娥六號任務總設計師胡浩指出:「在這個過程中克服了很多困難,但是這個團隊非常好,認真負責、一絲不茍,使採樣器沒有帶任何問題上天。嫦娥六號採樣工作,我認為比嫦娥五號還順利。」

航天部門又披露未來幾年的航天計劃,2025年將展開小行星探測任務。

無綫新聞 TVB News
無綫新聞 TVB News
無綫新聞 TVB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