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地電子支付普及化令小孩對鈔票感陌生 專家指認識實體貨幣助學習理財

發佈日期: 2024-06-13 20:00
兩岸
無綫新聞 TVB News
無綫新聞 TVB News
無綫新聞 TVB News
已複製連結
移動支付模式在內地逐漸成為主流,使用現金的機會減少,部分小學生甚至不認識細面額的人民幣現鈔。有教育專家認為,認識實體貨幣有助學生建立良好的金錢觀。

打開手機應用程式、掃碼,不用十秒就完成付款,移動支付在內地的應用普及化,選擇用現金付錢的人越來越少。

有內地民眾稱:「像我們這些幾十歲的,去市場買菜,也是『嘟』一下手機。現在的小孩讀幼兒園已經會處理(電子支付)了,比我們成年人厲害。」

但有內地傳媒報道,現金使用率下降,令從小生活在這個環境的小朋友,除了對鈔票感到陌生,甚至認為只要有手機就會有錢。

一名內地民眾說:「像我們家的小朋友,現在對一元、五元那些紙幣都沒甚麽概念,因為現在電話、手表都可以用電子支付。」

有教育專家認為,學校應增加有關實體貨幣的課程,培養學生理解及運用金錢的能力,從而建立正確的金錢觀及理財觀。

內地教育專家李偉成表示:「有實物在手上,讓孩子對貨幣、金錢、理財的認識會更直接一點,如果是通過電子支付,那種無形的東西可能他們的感覺是不一樣的。」

他又建議家長在日常生活中,可多讓子女體驗用現金付款,自行計算找續。

無綫新聞 TVB News
無綫新聞 TVB News
無綫新聞 TVB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