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閩侯古琴需按古法製作涉逾百道工序 需時最少一年半

發佈日期: 2024-06-11 09:21
兩岸
無綫新聞 TVB News
無綫新聞 TVB News
無綫新聞 TVB News
已複製連結
古琴是中國歷史最悠久的彈撥樂器之一,福建有古琴製作技藝傳承人指,製琴有過百道工序,不容有疏漏。

製琴師林文漢正彈奏古琴。

閩侯古琴製作技藝代表性傳承人林文漢指出:「古琴底板是扁平的,面板是弧形,對應天圓地方;多數古琴長度大概在3呎6吋5分,象徵一年365天;古琴的13徽,代表12個月和一個閏月。」

他說製琴有過百道工序,需一年半到兩年。

林文漢稱:「這種老木料性質穩定、通透。腹槽結構是製作古琴的核心工序,很大程度上決定了古琴的音色質量,這就需要按古法傳承技藝,根據每塊木料的紋路與木性,來設計相應的結構,之後再配上合適的底板,來確保木料發出純正的聲音。鹿角霜、珍珠、瑪瑙、翡翠、水晶、綠松石、珊瑚等材料,混合到大漆裡,會讓琴產生類似鐘磬的金屬聲。」

打磨弦路要小心。

林文漢表示:「一不小心,一個地方打磨地一點裂,哪怕是零點幾毫米,它可能就會出現沙音。如果只修了一遍的話,是修不了的,只要一遍漆刮上去,最少要等半個月才會乾,所以一旦一處弦路出現問題,最少要修兩個月。」

現時他教授5名徒弟,致力傳承技藝。

無綫新聞 TVB News
無綫新聞 TVB News
無綫新聞 TVB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