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地首置物業最低首期降至15% 人行撥款三千億設保障性住房再貸款

發佈日期: 2024-05-17 18:30
兩岸
無綫新聞 TVB News
無綫新聞 TVB News
無綫新聞 TVB News
已複製連結
內地一日內推出多項「救市」措施,包括將首置物業的最低首期降至百分之15,同時宣布撥款3,000億元人民幣,支持國企收購商品房,用作保障性房屋。

為了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運行,人民銀行一日內推出四項措施,周六起實施。

在首期方面,降低個人住房貸款最低首期比例,首置物業由原先最少付兩成首期,降至不低於一成半,第二套物業首期則降至不低於樓價兩成半。

現時內地多個城市的房貸最低利率大約是百分之3.5,新措施則取消全國層面個人住房貸款利率下限,首置及第二套物業不再有最低貸款利率下限,可由銀行自行決定。

由工作單位及在職員工共同繳付、用作保障員工住屋需求的住房公積金,其貸款利率亦下調0.25個百分點。

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陶玲表示:「上述首付比例、房貸利率政策調整後,各地可因城施策,自主決定轄區內首套和二套房最低首付比例和房貸利率下限,也可不再設置利率下限。最低首付比例優化後,可降低居民購屋門檻,有助於提振房屋消費。」

央行又表示,將設立3,000億元人民幣保障性住房再貸款,鼓勵引導金融機構按照市場化、法治化原則,支持地方國有企業以合理價格,收購已建成、但未出售的商品房,用作配售型或配租型保障性房屋,預計將帶動銀行貸款5,000億元。

無綫新聞 TVB News
無綫新聞 TVB News
無綫新聞 TVB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