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管局與人行推深化金融合作措施 便利港澳居民大灣區內地城市買樓匯款等
發佈日期: 2024-01-24 23:02
兩岸



金管局及人民銀行推出六項深化兩地金融合作措施,包括便利港澳居民在大灣區內地城市買樓的匯款安排,亦會擴大人民幣電子錢包在港的跨境試用範圍。
香港市民現時在內地買樓,如何匯款付錢是一大問題,因為每日都有限額,最多8萬。有地產代理稱,除非是在內地做生意或者有資產,否則都要想辦法應對,例如叫內地朋友代為先付。
美聯中國暨香港置業行政總裁馬泰陽稱:「這個拿十多、二十萬元來,那個拿十萬、八萬元來,通常也很快湊夠,因為銀碼不大。」
人行跟金管局推出的六項深化合作新措施,其中一項就針對這個情況,詳情日內公布。
金融管理局總裁余偉文表示:「明確了銀行在辦理港澳居民在大灣區九個內地城市,去買無論是一手或二手樓時,有關人民幣或外幣匯款及結算支付流程和要求,有了這方便後,如香港市民去買樓,其實容易了很多。」
業界歡迎新安排,馬泰陽就預料,新措施下港人到大灣區內地城市置業,將由以往佔整體三成半增至五成。
另一項便民措施是,短期內擴大人民幣電子錢包在港的跨境試用範圍。
余偉文指出:「可很便捷、方便地開立和使用其數字人民幣錢包,且可透過轉數快幫他們的數幣錢包增值,這將便利到很多需在內地生活或旅遊,對內地支付有需求的香港市民。」
跨境理財通都有進展,由現時只限銀行提供服務,擴展至證券商都可參加,同樣要跟內地證券行合作。
個人投資者額度由100萬增至300萬人民幣,產品種類擴展至所有大中華股票基金,但須被評為「非複雜」等。
餘下措施包括,將「債券通」內的債券納入香港金管局人民幣流動資金安排的合格抵押品,變相較以往更易以債券借錢;又進一步開放境外投資者參與境內債券回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