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內地人形機器人企業指靈活機械手技術明年將有突破 三年內可大規模實際應用
發佈日期: 2025-11-25 16:30
財經


有內地人形機器人初創企業表示,靈活的機械手技術明年下半年將有突破,三年內可實現大規模的實際應用。 人形機器人近年迅速發展,開始進入商業化應用,不過要大規模應用,除了要「企得穩」,更加要「抓得緊」。 專注於研發高精度、靈活機械手的內地人形機器人初創企業靈初智能,早前發布機器人與人類同枱打麻將的影片。機器人能夠靈活地按下自動麻將機的按鍵洗牌,亦都懂得翻牌、摸牌,可自主思考出牌策略,碰和上槓都難它不到。 表情亦都多多,在牌局佔上風、「食糊」時會吹口哨,「出銃」、被「截糊」會生氣。 靈初智能指,這一系列技術可以應用到,多種需要不同靈活操作任務當中,例如抓取外賣袋、商店超市補貨,可以精準出力,實現安全抓取。 集團首席營運官孟福剛,日前接受內媒訪問時表示,機器人已經從穩定行走,轉向如何實現精細操作的重心,是否能夠執行從簡單抓取,到精密組裝的複雜任務,靈活的機械手技術成為關鍵。 孟福剛指,雖然機器人的整體運動能力在提升,但在手部的精細操作上仍存在瓶頸。目前商用的機械手,通常只有六個主動自由度,難以實現像人類手指般的靈活控制。 此外,大多數機械手缺乏靈敏的觸覺反饋,無法即時調整抓取力度,令處理精密物品時面臨困難。 孟福剛強調,數據收集是突破靈活機械手技術的關鍵,需積累約200萬小時的人類操作數據。 他預測,若能持續進行數據收集,靈活機械手在明年下半年,有望實現應用層面的突破。但要進行例如書寫等細微動作,仍需要時間。相信行業在三年內,將出現大規模的實際應用。 另外,工信部根據產業發展和行業管理需要,成立人形機器人標準化技術委員會,有六十五位成員。 杭州四小龍之一的宇樹科技創辦人王興興,以及智元創新創辦人彭志輝,均獲任命為副主任委員,意味這兩間企業在制定技術標準上,將有重要話事權。 奇瑞、華為、小鵬、小米、優必選,以及中興通訊,亦有代表加入委員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