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得樂|新盤撻訂個案創近三年新高 施永青認為與市況好轉有關
發佈日期: 2025-11-06 20:14
財經


有統計指,上季新盤撻訂個案創近三年新高。中原集團創辦人施永青認為,數字增加與市況好轉有關。有物業顧問也相信撻訂高峰期已過。 樓市氣氛好轉,一手成交有所加快,不過撻訂個案持續上升。 根據地產代理數據,上季錄得381宗新盤撻訂,按季多四成半,創2023年以來11個季度新高。有代理預期,計及第四季,全年將突破1,000宗,飆升1.2倍、兼創三年新高。 中原集團創辦人施永青稱:「撻訂當然不是好事,一般就是市況不好,價錢下跌才撻訂。但問題是現時撻訂新盤,不是說剛於第三季買入,這些新盤多數為一年多、兩年前買入樓花,現在建成,要付尾數。」 不過要注意,撻訂個案何時公布,主動權在發展商手上。施永青解釋,近期市況回穩,不排除有發展商趁勢把撻訂單位重推,即使個案再升,只是反映承接力好轉。 施永青表示:「對於發展商來說,已收取第一個買家樓價一成。當有第二個客戶出現時,發展商就有積極性,與前一個買家取消買賣合約。現在市場活躍了,發展商找到接手的客戶,就與上一個客戶取消交易,所以造成撻訂。」 有分析認為,撻訂高峰期已過,預計數字短期內不會再增加,認為對樓市影響有限。 萊坊高級董事兼大中華區研究及諮詢部主管王兆麒說:「樓價現時開始回升,最壞的時間已過,這支撐到一些買家對後市的看法。一般來說,撻訂也是對於後市沒有信心,才去做的行為。若我們說後市大家預期會好轉時,撻訂宗數也會減少。另外就是息口問題,息口對於整體購買力來說,也是有幫助。供款負擔較之前低,也會減少撻訂個案。」 王兆麒認為,部分撻訂單位重新定價後,最終也能售出,反映市場仍有一定承接力,毋須過分擔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