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得樂|學者指資助房屋長者「樓換樓」計劃無按揭擔保 影響受歡迎程度
發佈日期: 2025-10-02 20:16
財經



政府最新提出,容許持有資助房屋的長者業主「樓換樓」,免補地價買入另一個單位。有代理指,計劃有助業主套現。不過有學者相信,新計劃沒按揭擔保,影響受歡迎程度。
為豐富置業階梯,《施政報告》提出,容許年滿60歲、持有資助房屋10年以上業主,在第二市場賣樓後,免補地價買入一個較細或較偏遠的單位。
有代理指,這類將軍澳居屋,面積約590平方呎三房,有較大機會換到合適單位。「大換細」之後,業主還有可能變相套現。
地產代理劉浩勤說:「這類三房二手成交約480萬元,同區這類型兩房,約370至380萬元。換言之,業主賣出原有單位,大概可套現約110萬元,但賣出時要付手續費,包括佣金、律師費,最後可能套現約100萬元,可能新單位又要做裝修,假設兩房單位裝修費約50萬元,可能僅套現約50至60萬元。」
翻查數據,房協六年前已推出類似政策,但截至今年8月,累積僅收到29宗申請,當中只有兩人買入新單位,反映計劃不受市場歡迎。
有學者擔心,房委會推出類似新計劃,反應同樣冷淡,因換樓過程中,政府不再提供按揭擔保,加上申請者大多已退休,難以承造按揭,變相需要全款買樓,影響計劃成效。
都會大學助理教授馬耀宗指出:「若不可申請按揭,假設單位以500、600萬元賣出,然後買一個300、400萬元,中間扣除手續費及搬屋成本,可能僅套現100多、200萬元,說多不多,退休也沒很大用途,若可再申請按揭,套現出來資金可能多逾一倍,這條款頗影響用家,是否決定選用這換樓計劃。」
除了有否按揭擔保,馬耀宗指,如何定義偏遠地區,也可能對計劃受歡迎程度有影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