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地推「反內捲」政策 多家車企七月銷量或交付量均回落

發佈日期: 2025-08-04 17:31
財經
無綫新聞 TVB News
無綫新聞 TVB News
無綫新聞 TVB News
已複製連結
內地推出「反內捲」政策,多家內地車企七月的銷量或交付量都出現回落。

隨著內地進入傳統汽車銷售淡季,加上「反內捲」呼聲加大,汽車減價戰逐步降溫,多間車企上月銷量或交付量都回落。

車企龍頭比亞迪、「新勢力」理想及蔚來,銷量都錄得雙位數按月跌幅。其中比亞迪跌一成,撇除1、2月份農曆新年因素,為2020年5月後最差,而按年升幅不足百分之1,更創2020年8月以來最低增速。

近期行業充斥多項不利消息,部分城市暫停以舊換新補貼,又傳出整頓「零公里二手車」。比亞迪據報亦已叫停價格戰,並放慢內地的產能擴張。

分析認為,產能過剩令價格受壓,尤其影響高檔次汽車,很容易造成整體產品的價格陷入螺旋式下跌。
 
南華金融集團副總監莫灝楠稱︰「比亞迪的『秦』系列,便宜到6萬多元人民幣一輛,誰會去買貴價款式?如果純粹為了代步,迫切性沒有那麼高。新車的價格都受影響,一路這樣『內捲』,一路這樣螺旋式下跌,這不是短期能夠解決的問題。中長線去看的話,起碼幾年時間,如果短期內有些起色的話,起碼要看兩三個季度。」

券商野村認為,過去4至5周,內地大多數電動車商訂單和交付量均較低迷,考慮到近期「反內捲」政策的影響,需求回落屬自然現象。又指現時中國汽車市場呈現消費降級現象,消費者對價格更加敏感,相信短期會等待新車型上市,以及觀望部分城市的補貼政策如何實施。


【延伸閱讀:網絡流行語「內卷」】  

「內卷」,又或稱「內捲」,原意就是「包起來」、「捲起來」,起初是用來形容非理性的內部競爭,或「被自願」競爭。

後來應用到企業層面,變成形容企業為了從行業激烈競爭中脫穎而出,不惜打「價格戰」,爭搶市場份額,或者過度重視短期收益,導致產品品質下降,沒有資源再開發新的產品等負面影響。

資料來源:中國青年網

無綫新聞 TVB News
無綫新聞 TVB News
無綫新聞 TVB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