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特爾虧損擴大宣布裁員 叫停歐洲部分廠房擴建
發佈日期: 2025-07-25 16:30
財經



美國晶片製造商英特爾虧損擴大,公司叫停歐洲部分廠房擴建,並宣布裁員計劃。
在人工智能(AI)晶片賽道大落後的英特爾,被輝達遠遠拋離。最新一份成績越蝕越多。英特爾上季度虧損逾29億美元,較去年同期蝕約16億美元擴大。
面對嚴峻的財務挑戰,剛上任首席執行官的陳立武隨即宣布裁員。他在公司網頁致員工備忘錄上,指上任數個月過得並不容易,公司會裁減一成半員工總數,預計年底前,全球員工規模將縮減至7.5萬人。
特爾首席執行官陳立武表示:「這些決策雖然艱難,但卻是必要的,過程中我們將管理層減少約五成。這些措施不僅是為了減少運營開支,更是為了讓公司變得更加靈活、協作和活力四射,以簡化我們的業務,並改善產品和流程的執行。」
他表明,必需要嚴格控制成本,不會再無條件大灑金錢,開「空頭支票」,包括叫停德國、波蘭部分工廠擴建計劃,及放緩在俄亥俄州新廠建設。
陳立武說:「我們將根據訂單量擴大產能,並將資金投入與具體里程碑同步推進,而不會提前投入。我們決定不再繼續在德國和波蘭的製造項目。我們將進一步放慢俄亥俄州的建設步伐,以確保我們的支出與市場需求相符。」
有逾五十年歷史的英特爾,曾經是半導體王者,在個人電腦及伺服器市場遙遙領先。但因為決策錯誤,未有投入手機晶片市場,被同業相繼趕上。研發上亦開始落後。而近十多年在人工智能競賽中,更幾乎完全「缺席」。
2005年,當時的首席執行官歐德寧,曾建議以200億美元吞併輝達,藉此擴張人工智能領域,但最終被英特爾董事會否決,錯失進軍人工智能的機會。
市場原本寄望,英特爾會是美國前總統拜登《晶片法案》下,成為最大受益者,但由於政府補助「縮水」,令公司經營困難。痛定思痛,公司召回有「晶片創投教父」之稱的陳立武出任掌舵人,是七年內第四位首席執行官
不過,陳立武坦言,公司在半導體行業已不再領先,在人工智能發展更大落後,公司轉型過程將會是一場馬拉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