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得樂|議員指實施累進差餉或損企業來港投資意欲 恐得不償失
發佈日期: 2025-04-10 20:14
財經



針對豪宅物業的累進差餉制度,本年初起實施,有代理擔心業主為轉嫁成本,將進一步推高租金。有議員就指,可能損害企業來港投資意欲。
為落實「能者多付」原則,政府本年起,實施住宅累進差餉制度,租值55萬元、即每月約4.6萬元以上,就要付更多差餉。
以西營盤一個三房單位為例,實用1,185平方呎,應課差餉租值逾57.6萬元,相當於月租約4.8萬元。在累進制度下,首55萬元收百分之5,其餘收百分之8,應繳差餉29,600多元,較原有劃一收百分之5,即28,830元,全年多付798元。
租值高於80萬元,即每月66,000多元以上,徵收比率更高達一成二,意味租值越高、影響越大。有代理就擔心,業主把成本轉嫁予租客,甚至影響發展商。
中原地產亞太區副主席兼住宅部總裁陳永傑稱:「成本重了,每年繳交差餉,若要多付幾千元,從以往經驗來說,大部分均為全包,即租金已包括業主付差餉,但租約到期,業主一定加這一筆上去。對庫存多的發展商影響大,因為它不是一個單位,可能是1,000個單位。當入伙後,近年因市道一般,有很多現樓庫存,這批現樓的成本會加大,每月需付差餉,100個單位、每個加1,000元就很多。」
有議員就批評,政策無助解決財赤,反而對本港稅務系統造成深遠影響,削弱企業來港置業及投資意欲。
地產及建造界立法會議員龍漢標認為:「依政府估計,實施累進差餉後,收入增加8.2億元,等於政府預計全年收入百分之0.12,所以影響有多大,我覺得很輕微。相反,若實施累進差餉後,而影響到香港簡單低稅制的形象,尤其是對於現時要招商引資,吸引海外投資者落戶香港。一旦他們對香港簡單低稅制招牌產生懷疑,他們不投資時收入將減少,其實是得不償失。」
龍漢標又指,改革可能對持有貴重自住物業的退休人士,帶來一定影響。
點擊觀看節目重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