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指人行暫停買入國債旨在為債市降溫 中長期增加市場資金方向未變

發佈日期: 2025-01-10 15:12
財經
無綫新聞 TVB News
無綫新聞 TVB News
無綫新聞 TVB News
已複製連結
人民銀行暫停買入國債。有分析認為,目的是要為債市降溫,並有利穩定人民幣匯價,而人行中長期增加市場資金的方向未有改變。

內地信貸需求不足,資金缺乏出路下,持續流入低風險資產,國債成為追捧目標。過去一年,資金不斷流入國債,令十年期國債收益率,一度跌至只有1.6厘的新低,三十年期曾失守2厘。

鑑於近期國債市場持續供不應求,人民銀行決定本月起暫停開展,公開市場國債買入操作,日後會視乎國債市場的供求狀況擇機恢復。

消息一度刺激國債收益率上升,其中十年期國債收益率見本周高位,而離岸人民幣早段曾見7.3472兌一美元,上升近百個點子。

中央鼓勵中長期資金流入股市,但情況不是這樣,債券市場近年出現「牛市」,某程反映市場對資本市場,以至經濟信心不足。

有分析相信,人行希望透過暫停買債,緩和債市的熾熱氣氛。

高富金融投資總監梁偉民稱:「如果國內經濟環境前景繼續低迷、投資信心繼續比較薄弱時,始終很多錢可能會繼續泊在債券市場,令到債息繼續有反覆推低的情況,始終債息有數個點子的回升,對收窄中美之間息差,不是真的有很明顯的作用。最簡單未來特朗普就任時,究竟是否會大幅增加對中國進口的關稅,這是人民幣短期不明朗,甚至相對比較負面的因素,人民幣繼續反覆下跌的機會仍大。」

買入國債是人行向市場投入資金的重要方式,有內媒分析指,人行暫停買債,並不意味市場流動性將收緊,目的只是平衡債市的供求關係。當國債收益率回升至合理水平,人行便會恢復買債,預計往後會繼續通過公開市場操作,降低存款準備金率等方式,向市場注入短期和長期資金,維持市場流動性充裕。

無綫新聞 TVB News
無綫新聞 TVB News
無綫新聞 TVB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