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得樂】樓市年底見零星短炒獲利個案 學者指有風險料難形成炒風

發佈日期: 2024-12-12 20:13
財經
無綫新聞 TVB News
無綫新聞 TVB News
無綫新聞 TVB News
已複製連結
臨近年底,樓市交投有加快跡象,甚至傳出零星短炒獲利個案。不過有學者提醒涉及風險不小,分析也相信難以形成炒風。

受惠減息及放寬按揭等利好消息,樓價由6年低位回升,不僅加快二手交投,甚至有投資者短炒獲利。以天水圍指標屋苑為例,有業主9月以442萬元買入兩房,近期以480萬元沽出,帳面獲利38萬元。屯門約400平方呎單位,8月以210萬元買入,最新273萬元沽出,4個月內大賺63萬元,升值三成。不過有學者提醒,這類物業普遍樓齡大、質素差,涉及風險不小。

中文大學新亞書院副院長莊太量說:「經常買賣這類單位的投資者,已留意市場很久,找到單位較市價便宜少許,原因可能是沒裝修、低層、單幢式,若單位本身有問題。當然有風險,可能本身已40、50年,再持有10多年,變成60年樓齡就很更難賣出。」

統計也顯示,不少業主賣樓也要損手。單計10月,已有619宗二手虧損個案,相當於三宗有一宗「見紅」。有分析指,樓價持續向下,短線炒賣很難有錢賺,難以形成炒風。

利嘉閣地產研究部主管陳海潮指:「今年以來,不論甚麼時候入市,基本上短炒要放出去,九成九仍要蝕讓。整體樓價處於下降軌,升幅仍很輕微,絕對不能彌補年初跌幅,所以現時這些短炒個案很難獲利,除非明年樓市真的好景,而且要累積一定升幅才有機會獲利。」

不過他相信,樓市已開始見底,預計明年將有溫和升幅。

無綫新聞 TVB News
無綫新聞 TVB News
無綫新聞 TVB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