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得樂】新盤定價下調致準業主沒法承造按揭 顧問提醒入市前預留額外資金

發佈日期: 2024-05-23 20:13
財經
無綫新聞 TVB News
無綫新聞 TVB News
無綫新聞 TVB News
已複製連結
新盤定價持續下調,拖累準業主因估值不足,沒法承造按揭。有物業顧問提醒,入市前須預留額外資金,應對樓價波動風險。

面對樓市調整,有發展商以低價,甚至「越賣越平」策略推盤,雖然可確保新盤銷情,不過早前已入市買家,則要面臨估價不足風險。

網上流傳一份由康城新盤業主撰寫信件,提到約2年前買入項目1、2期單位後,樓市下調,第3期已減價一成半,之後跌勢持續,累計已貶值兩成。

有代理指,項目即將落成,準買家須於3個月後申請按揭,由於物業估價不足,將帶來財政危機。

地產代理劉浩勤表示:「第1期和第3期之間售價相差100多萬元,如兩房早前賣800多萬元,最新成交僅700多萬元,看到銀行估價部分已調低一成,也有部分小業主擔心若在這刻做按揭就借不足,變相要多付首期,若銀行估低一成,可能要多付70至80萬元首期。」

這批受影響業主,全部均選擇建築期付款,即交樓前才承造按揭,雖然有較長時間準備資金,不過缺點是要面對樓價波動風險。

以項目第1期為例,2022年一個高層兩房,作價約853萬元,按九成、原本可借767萬元,不過旁邊新盤,兩個月前低水兩成開售,假設估值下調兩成,單位市值將跌至682萬元,借九成也只有546萬元,差額達221萬元。

仲量聯行香港主席曾煥平認為:「早1、2年前買入而選用建築期付款的買家,真的很對不起、愛莫能助,因現今面對問題是樓市下滑、估價不足,要『抬錢』上會,這很難幫助,要自己想辦法解決,今天買樓最好是儲備足夠首期,就算做九成按揭,是否只預備一成現金?我個人認為,若估計樓市有一定下行風險,不妨多預備資金較好,若預視、預計樓市下跌,老實說做即供較好,屆時不用面對『抬錢』或估價不足問題。」

曾煥平預計,在現行市況下,估值不足情況將持續,加上銀行對按揭業務不算積極,為減低風險,在批出貸款前,可能再加強對借貸人審查。

無綫新聞 TVB News
無綫新聞 TVB News
無綫新聞 TVB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