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掏寶】消失的維港
發佈日期: 2023-11-02 22:00
財經



以前叫「香港海港」,今天稱之為「維多利亞港」,維港由古至今都是香港的命脈。不過這條「命脈」的長短,多年來一直受填海左右,《新聞掏寶》重溫當年專輯。
填海對小型船,像這些「嘩啦嘩啦」影響最大,在六十年代,「嘩啦嘩啦」是海上主要交通工具。李耀明駕駛「嘩啦嘩啦」三十多年,他說現在小型船被迫和大船爭航道,他自己最怕經過大船,特別是一些高速船旁邊,因為兩邊堤岸窄了,船又多了,浪自然大了。
李耀明說:「早二、三十年前,就算浪一上來很快消散。現在大浪起來能打沉船。」
王敏超十多歲就參加渡海泳,由1967年開始連奪三屆冠軍,每次翻看舊照片,都會勾起不少記憶。
王敏超表示:「很多泳手去錯終點,有些去了灣仔上岸,有些甚至去了西環那邊,為甚麼呢?因當時香港沒有這麼多高樓大廈,我們一跳下水,看著一個目標,就是大會堂這裡,我們站在這裡看,和在水中看不同,因水中有浪,有時很難分辨哪裡是大會堂、哪裡是文華酒店。」
被問到那時候跳下維港,會否有特別不同的感覺時,王敏超指出:「跳下去你會覺得維多利亞港是香港重心,你可以在香港心臟裡面,由一邊游到另一邊,感覺畢生難忘,挺不錯的。」
維港渡海泳在1978年停辦。王敏超重回當年得獎的地方,他說很希望再游一次渡海泳,但他知道根本沒有可能。
王敏超認為:「兩邊填海,再加上很多新高樓大廈落成,當時例如康樂大廈、交易廣場尚未建成,覺得港口很寬闊,當時雖然說在海中游泳,喝一口海水會生病,但現在看來,那時水質比現在好,現在垃圾又多,水又污濁。」
點擊觀看節目重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