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管局稱醫護流失率高企令人憂慮 擬年內引入大灣區內地城市醫生增人手
發佈日期: 2022-06-23 23:00
港澳



醫管局過去一年流失超過三千名醫護,計劃於年內引入大灣區內地城市的醫生,以有限度註冊申請來港工作,預料首批約有5至10人。
過去一年,醫管局流失率持續高企。截至四月有約3,100名醫護辭職,局方形容情況令人非常憂慮。
為增加人手,正和廣東省衞健委磋商推出大灣區醫生交流計劃,年內引入首批約5至10名有經驗的內地醫生,特別是曾參與援港抗疫的人員,期望設輪替制度,每人最多一年。
醫管局主席范鴻齡表示:「(內地醫護)和我們同事合作非常之好,他們的專業精神令到我們同事很敬佩。我們心儀的這批醫生今日在內地是身居要職,所以我們和有關單位協商,希望情商他們可以來港一段時間。他們在內地有很重的職責負責,我相信時間不會超過一年。」
醫管局強調計劃必須符合兩地法規,相關醫生來港會經醫委會有限度註冊。
按規例,相關醫生毋須由認可院校畢業,只要持有初期試、中期試,或專科資歷、獲公營機構聘用,可申請有限度註冊來港工作。
范鴻齡指出:「這個計劃只想增加我們的人手,但先決條件是不會影響醫管局優先聘用所有在香港畢業的合資格醫護人員,在任何情況下,亦都不會影響現職的醫管局人員升遷機會。」
有醫委會委員指,公立醫院約有60多名有限度註冊醫生,若日後人數再急增,對管理是一個挑戰。
醫委會委員林志釉說:「始終人多了,他們不是本地培訓的話,語言上可能有隔膜的話,在管理上都是一個很大的挑戰。不要計每年兩間醫學院有數以百計的畢業生到公立醫院工作,所以有兩個如此大批次的新人去加入公立醫院的話,管理是一個很重要把關的地方,一定要看緊。」
他強調醫委會審批會根據每名醫生資歷、了解他們的專業,呼籲當局要多解說,令市民對這批來港醫生更有信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