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港基本通脹率1.6% 政府指主要受新鮮蔬菜價格上升所致
發佈日期: 2022-03-21 19:00
港澳



本港通脹進一步升溫,剔除政府一次性紓困措施,基本通脹率是百分之1.6。政府指,主要是新鮮蔬菜價格上升所致。
「通脹猛於虎」,不少市民都稱感覺到物價貴了。
余小姐表示:「以前買一條魚,都是四、五十元就能買到,現在可能不行,即是普通買一條鯧魚,現在要六、七十元。雖然超級市場不時推出優惠,但有市民認為幫助不大。」
宋小姐稱:「我覺得所謂特價都不算很特價,因為有時候以正價計算,可能都比其他地方售價高,所以特價後不會覺得特別特價。」
上月綜合消費物價指數,按年升百分之1.6,較前一個月多4個百分點。剔除政府一次性紓困措施,基本通脹率同樣是百分之1.6,同樣較一月高。
衣履升幅最大有百分之8,交通升百分之7,基本食品升百分之4.5,外出用膳及外賣亦升百分之3。跌幅最大是電力、燃氣及水,其次是住屋。
政府指,內地新鮮蔬菜在二月因疫情引致運輸受短暫影響,導致基本食品價格升幅擴大。政府官員二月底曾指,計劃全民檢測,不排除「禁足」,跨境貨運亦因有司機確診受影響,市面一度出現搶購潮。
有學者預料,延至三月初的搶購潮,會導致下月通脹或突破百分之2。而隨著物流人手復工,價格可回穩。
樹仁大學經濟及金融學系助理教授袁偉基表示:「希望政府在檢疫方面不要那麼緊,例如現在改了,7天(快速檢測)可以放行出來做事,多些人手出來做事,(物價)慢慢好些。」
政府則指,嚴峻本地疫情重創經濟活動,短期內會抑制本地價格壓力,加上內地食品供應回復穩定,預料基本通脹短期內維持溫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