瑪麗醫院有藥物疑受毛霉菌感染 醫管局衞生署暫未回應
發佈日期: 2018-06-21 18:30
港澳



公立醫院有藥物懷疑受毛霉菌污染。消息指,瑪麗醫院在一名逝世癌症病人服食的消化藥中發現毛霉菌;院方再抽驗未開封的藥物都有同樣結果,醫管局及衞生署暫時未有回應。
消息指瑪麗醫院一名癌症女病人早前逝世,院方在她之後的糞便樣本中發現毛霉菌,化驗她曾服用的藥物後,發現其中一種有毛霉菌,但跟糞便驗出的不同。
院方之後抽驗未開封的藥物,經培植後發現都有毛霉菌。暫時未能確定數量,但消息形容「不算少」。
據了解涉事藥物是一種酵素,在印尼製造,主要用於促進病人消化,醫生經常會處方這藥物。
消息指,醫管局已通知衞生署,正進一步化驗藥物並研究跟進行動,包括是否回收藥物,及通知相關病人停用。
有藥劑師指,每一克的口服藥物不應超出一百粒毛霉菌的國際標準。一般人食用含小量毛霉菌的藥物不會有問題,但對免疫力低的病人可能有影響。
香港醫院藥劑師學會會長崔俊明說:「癌症的病人免疫系統受到抑制,或其他病,免疫系統是差的就要小心點,因為毛霉菌數量如果是多,有機會導致毛霉菌入血,受到感染,會影響重要器官。」
他表示,若未開封的藥物中發現毛霉菌,最大機會是在製藥過程中受感染。
公立醫院2009年曾發生藥物驗出毛霉菌事件,由歐化藥業生產治療痛風或癌症的處方藥物含毛霉菌,多名病人腸道受感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