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大研提升禾稈草提煉乙醇效能 指對品質無影響

發佈日期: 2017-05-04 21:50
港澳
港大研提升禾稈草提煉乙醇效能 指對品質無影響
無綫新聞 TVB News
無綫新聞 TVB News
已複製連結
生物燃料越來越普及,港大同日本的大學最近利用基因工程,提升利用纖維素提煉乙醇的效能,令禾稈草也可用來做汽車燃料。

近年歐美大力推動,以較清潔和可再生的生物燃料取代柴油等傳統燃料,減少排放。其中最常見的生物燃料乙醇,就是透過提煉蔗糖或粟米,將釋放出來的葡萄糖發酵。但生物燃料需求越大,反而搶高食材價格。

港大生物科學學院副教授盧思聰表示:「很多農夫種出來的粟米,不是賣給人吃或飼料商,而是賣給製作乙醇工廠,為甚麼呢?因為賣得價錢較好,所以在這供求效應下,令粟米價錢飆升得很厲害。」

要解決困境,近年植物的非食用部分,例如甘蔗葉,或俗稱「禾稈草」的稻米莖葉,都會用來製造乙醇,但效果並不理想。

港大與日本京都大學合作,研究利用基因工程,將禾稈草一種酵素取走,令纖維素更易分解成葡萄糖,釋出的葡萄糖增加三成七,以禾稈草提煉做乙醇燃料的效能,大大提升。

盧思聰表示:「(希望)香港都能夠將乙醇應用於汽油上。但很肯定的是全球的趨勢,需要以生物乙醇或生物柴油,作為一個可再生能源。」

研究團隊指,實驗顯示,有關基因技術對稻米的生長和品質不會有負面影響。

研究團隊期望,長遠能將這項研究應用於其他植物,如粟米、小麥和大麥等非食用部分,令這些原材料更有效用作生物燃料。

無綫新聞 TVB News
無綫新聞 TVB News
無綫新聞 TVB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