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

最新至全部


醫療:食道功能失調或致消化不良 無創手術減發炎機會

發佈日期: 2019-09-09 15:26
無綫新聞 TVB News
無綫新聞 TVB News
無綫新聞 TVB News
已複製連結
消化不良不一定是胃病,可能是食道功能失調。公立醫院近年改用無創內窺切除方法,令病人更快復原。

59歲的蕭女士前幾年出現進食困難,初時以為是胃病,檢查後發現是食道有問題。

蕭女士稱:「一進食後是『不上不下』、吞嚥不到,你一飲水,水是會上到喉嚨,是很辛苦,一定要去廁所嘔吐。」

位於食道底的賁門,作用是阻隔食道和胃部,防止胃酸湧上食道。當進食時,賁門的肌肉會放鬆,令食物進入胃部。蕭女士患上「食道弛緩不全症」,是由於肌肉不能放鬆,造成吞嚥困難。

傳統手術方法是以微創方式,在近腹部開四、五個小洞把肌肉切除。但為免太鬆而令胃酸倒流,醫生會同時進行胃折疊手術、即把胃頂包覆開刀位置,增加壓力。

蕭女士去年二月進行的是新式的無創手術,醫生由口腔引入內窺鏡和電刀,在食道的黏膜層內切除肌肉。

港大醫學院外科學系臨床助理教授黃宇匡表示:「把黏膜層和肌肉層中間分開,分開到是可以容納到一支內窺鏡,我們會選擇在賁門對上的約五、六厘米,開始進行切除肌肉。肌肉的傷口有一個完整的黏膜覆蓋;黏膜傷口,亦有完整肌肉覆蓋,減低了發炎的機會。」

由於沒有開刀,病人復原時間會較快,留院日數可由三天縮短至一天。

無創手術有甚麼缺點?

有約兩成病人有胃酸倒流的問題,比傳統的微創多約一成,原因是做這個治療方法沒有開刀,醫生不能同時進行胃折疊手術。不過醫生指,大部分病人的胃酸倒流都屬輕微,可服藥紓緩病情

有甚麼病人不適合?

若食道長期有食物停留,食道會撐闊甚至變形,手術刀不能垂直切除賁門的肌肉,難度大增,這類病人未必適合。
無綫新聞 TVB News

無綫新聞 TVB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