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

最新至全部


醫療:有醫生倡糖尿病長者訂寬鬆血糖指標 防低血糖症

發佈日期: 2018-03-05 15:29
無綫新聞 TVB News
無綫新聞 TVB News
無綫新聞 TVB News
已複製連結
糖尿病患者要小心飲食,控制血糖水平,但過度嚴謹又有機會併發「低血糖症」,對長者尤其危險。

九十歲的黃婆婆有糖尿病,為了控制血糖水平,飲食一向清淡。但「嚴密監控」下,加上胃口不佳,影響食量,反而有反效果,每月有一、兩次出現「低血糖症」反應。

糖尿病患者家屬黃先生:「會覺得很累,有一點點頭暈,當我們知道血糖低的時候,會立即給她吃一粒糖。」

公立醫院去年就有近六百人因「低血糖症」送院,當中逾七成是長者。

醫生解釋,糖尿病是由於胰島素分泌不足,或發揮不到功能,令食物中的葡萄糖積聚在血液中,形成血糖過高。長遠會影響眼、心血管、腎臟,甚至免疫力。原本「戒口」有助控制血糖,但戒得太清,反而令血糖過低,頭暈、疲倦外,亦有冒汗、心跳加速等反應。

醫生指,長者身體機能退化,未必有這些反應,最終因腦部持續缺乏血糖,引致嚴重併發症。

老人科醫學會會長陸嘉熙指:「例如抽搐、心肌梗塞等,第二是血糖低時會令人受傷,因為暈倒在街上、在家中,會撞傷頭部,可能要開腦取出瘀血,是更加危險的手術,低血糖症即時危險還更厲害,因此希望長者(患者)餐單不要太激進,有一點生活質素。」

糖尿病患者抽血檢驗的「糖化血紅素」,國際指引標準是百分之七以下,但醫生指,體弱多病和年紀較大的長者,可訂立較寬鬆,例如在百分之8至9,以防止出現低血糖症。
無綫新聞 TVB News

無綫新聞 TVB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