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

最新至全部


醫療:「菠蘿蓋脫位」 延誤治療或引發關節炎

醫療:「菠蘿蓋脫位」 延誤治療或引發關節炎

發佈日期: 2017-06-05 15:27
無綫新聞 TVB News
無綫新聞 TVB News
已複製連結
「菠蘿蓋脫位」是年輕人常見的膝關節創傷。醫生提醒,延誤治療可能會引發關節炎影響活動能力。

三十歲的郭先生因為「菠蘿蓋脫位」,即是髕股關節脫位,膝部曾做兩次手術:「讀書的時候一次上樓梯突然間脫位,自行復位,去醫院做手術取出碎骨。近幾年就發現『菠蘿蓋脫位』情況多了,遇到急停、轉身、有些衝擊關節位時,就有機會脫位,及脫位後整個『菠蘿蓋』會腫起來及痛楚。」

俗稱「菠蘿蓋」的髕骨在膝部近股骨末端位置,脫位主要原因,與先天骨骼發育變異有關,包括股骨與髕骨形狀不吻合,醫學界稱為「滑車發育不良」,亦可能是脛骨與肌腱間的結節外移。

郭先生屬於「滑車發育不良」,股骨與髕骨都凸出來,半年前接受手術,移除凸出來的股骨組織,令形狀與髕骨吻合。

醫生說髕股關節脫位患者,多數是十至二十歲的年輕人,約六成會在運動時脫位,其餘則在日常蹲下或行走時發生。患者延誤治療有機會引致關節炎。

港大矯形及創傷外科學系副教授丘偉鵬說:「每次脫骹,軟骨都會受各類程度的傷害,小至撞扁了,嚴重到整塊骨撞出來,所謂軟骨骨折,當有重覆的軟骨骨折或受傷,會導致加速了急性關節炎。最初病徵表現是痛,跟著是活動的幅度減少,我們叫僵硬,最後是整個關節變形。」

他說病人一般要做手術,之後再接受物理治療,加快康復進度。

髕股關節曾經脫位的患者是否一定會再脫位?

醫生指出現重覆脫位機會都頗大,第一次甩骹後,患者有一成半至五成機會會再脫位。第二次甩骹後,便幾乎肯定會再復發,這個時候醫生會建議病人盡快做手術。

手術後的物理治療要維持多久?

物理治療師說一般需約半年至九個月,視乎病人的康復進度,期間會訓練關節活動幅度,肌肉力度、彈跳力和平衡力。
無綫新聞 TVB News

無綫新聞 TVB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