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馬大橋結構類近虎門大橋 盧覺強指出現同樣搖晃情況機會微

發佈日期: 2020-05-06 18:48
港澳
無綫新聞 TVB News
無綫新聞 TVB News
無綫新聞 TVB News
已複製連結
香港的青馬大橋結構類似虎門大橋,有本港工程師相信青馬大橋不會出現同樣搖晃情況。

廣東虎門大橋和香港的青馬大橋都屬「懸索吊橋」,工程師盧覺強看過虎門大橋搖晃的片段,他相信青馬大橋不會出現同樣情況。

英國機械工程師學會院士盧覺強表示:「相信(青馬大橋附近)風力沒有內地(虎門大橋)那個位置般強。當然設計那條橋時,會估計風力是多少,不是簡單、隨便放條橋在這裡便可。但放水馬好像那條橋,放水馬或多或少影響自然頻率。香港的(青馬)橋會不會發生類似問題?我相信機會不大。」

內地專家就指,虎門大橋因為橋面連續放置水馬,產生「共振」,那甚麼是「共振」呢?盧覺強解釋說,每樣物件都有一個自然頻率,如果遇到氣流震盪,兩者的頻率吻合,就會產生「共鳴」,造成破壞。

盧覺強表示:「譬如杯、酒杯、水晶杯,有些人彈鋼琴,彈到聲音與杯的自然頻率吻合,它會爆。風力來到時,氣流震盪產生的頻率和自然頻率吻合,便稱為『共鳴』,橋便會搖擺、搖擺。搖的時間長,橋可能會斷。」

他指今次情況雖然罕見,但1940年美國華盛頓州的塔科馬海峽吊橋,通車四個多月後便因為出現共振斷了。

無綫新聞 TVB News
無綫新聞 TVB News
無綫新聞 TVB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