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評會憂有中史教科書鴉片戰爭課題誤導學生 教協稱無引導

發佈日期: 2020-05-03 18:48
港澳
無綫新聞 TVB News
無綫新聞 TVB News
無綫新聞 TVB News
已複製連結
有初中中史教科書在鴉片戰爭課題上引述英國歷史學者觀點,要求學生評價林則徐禁煙手法是否明智。教評會擔心會誤導學生;教協就認為題目是啟發思考。教育局回應說,不應抽一小節資料來評論是否恰當;又說會持續加強教師專業培訓。

這本《現代初中中國歷史》教科書,在講述鴉片戰爭後,課後的「如何評鑑歷史人物?」環節,要求學生參考兩項資料,包括清朝欽差大臣林則徐要求英商呈繳鴉片的諭帖,以及英國歷史學者史景遷的觀點,提到一旦禁絕鴉片貿易,「將嚴重損害英國的利益」。林則徐「輕率地單方面嚴禁鴉片」,「顯然是不明智的做法」,「並最終釀成戰爭」。

最後要求學生評價林則徐的禁煙手法是否明智,亦提示學生應先了解禁煙背景、施行方式及結果,才能清楚判斷。

書本在2014年由現代教育研究社發行,並通過教育局課本評審,在《適用書目表》中可找到,當時評語認為教科書引用資料及數據適切和準確。

教評會擔心若初中生對史實掌握未夠清楚,可能會被誤導。

教育評議會主席何漢權表示:「如果你用外國人的資料放進去,在翻譯過程中,有否出現一層又一層的誤差呢?錯誤的引導會出現錯誤的價值觀。國史最大的目的,要讓我們的學生對國家發展有很基本的認知,從基本的認知產生溫情及敬意,我就擔心達不到這個效果。」

教協就認為題目無引導學生側重某一方觀點。

教協教育界議員葉建源說:「設計希望同學能夠根據史實,看不同的觀點,再作自己看法,對同學的要求較高,但亦提供很多思考空間。」

教育局回應指,評價教科書質素不應抽取其中一小節或單項資料、不顧前文後理的議論來評價資料是否恰當。局方明白公眾對中史教育的重視,會持續加強教師專業培訓及提供教學資源供學校使用。

無綫新聞 TVB News
無綫新聞 TVB News
無綫新聞 TVB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