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中大開展三年計劃 教導長者藥物以外方式紓緩痛楚
發佈日期: 2020-03-30 23:27
港澳
粵普不少長者受慢性痛症困擾,中文大學展開為期三年的計劃,教導長者以藥物以外的方式紓緩痛楚。 67歲的林先生在六、七年前膝蓋和腰開始痛,不但影響日常生活,更令他出現負面情緒。 慢性痛症患者林先生說:「上樓梯沒甚麼力量,行得久都要休息一下。好像老得那麼快,再痛下去之後會怎樣呢?」 慢性痛症是指身體間歇或持續出現至少三個月的痛楚,成因包括受傷或做過手術、肌肉關節勞損等,患者情緒和心理亦會受影響,長者身體機能退化亦會加劇病情。 中文大學去年1至10月訪問近四百名長者、平均67歲,發現九成人有至少兩個身體部位出現痛症,四成出現輕度至中度焦慮;近兩成有機會患上少肌症、即肌肉質量和力量都減少。 針對長者痛症問題,中大推出為期三年的計劃,內容包括舉辦健康講座;又會為個別長者分析痛症,並舉行不同的工作坊,如飲食、復康運動等。 中大公共衞生及基層醫療學院家庭醫學副教授薛詠珊稱:「藥物只是治標不治本,可能你服了些藥,數小時後痛楚又回來,及長者本身可能亦都服食很多藥物,很多時他們因為怕痛不敢外出,減少很多社交活動,進一步減低他們活動能力,加速他們的衰老,長遠來說造成惡性循環。」 計劃下有醫生及治療師等跟進,認為群體活動對長者有正面作用。 輔導治療師賴凱琪表示:「過往可能自己一個人,現在認識的同學可能說下課後先吃點東西,我們再到附近公園再散步,或者做多數下動作,這些都是他們覺得建立了社交,令運動成為他們的習慣。」 團隊希望長遠透過計劃收集長者各方面的數據,例如心理狀況、肌肉能力、平衡力等,找出有效改善長者肌骼健康的治療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