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事通識:香港經歷的全球大流行

發佈日期: 2020-03-21 20:26
港澳
無綫新聞 TVB News
無綫新聞 TVB News
無綫新聞 TVB News
已複製連結
世界衞生組織已將新冠肺炎列為「全球大流行」,代表在人與人之間能輕易傳播的新病原體在全球爆發。在1960年代源自香港而散播到全球的「香港流感」,曾經導致100萬人死亡。

1957年,貴州省爆發甲型H2N2流感,之後疫情擴散,並蔓延至香港和世界其他地方,世衞估計這次被稱為「亞洲流感」的全球大流行疫情全球約200萬人死亡。

後來H2N2病毒變種成H3N2,1968年在香港爆發。

衞生署前署長李紹鴻說:「我們的監察中心首先將發現了的病毒,寄到美國和英國再作進一步檢查,發現這是新的流行性病毒,因為是新的病毒發現,當時很多人未有免疫力,變得在發生後很多受感染人士到政府門診排隊看醫生。」

據報當時本港感染人數多達50萬,佔人口近百分之15,但死亡率不高。疫情由香港散播出去,形成全球大流行,因此被稱為「香港流感」。美國疾病控制及預防中心估計,疫症導致100萬人死亡,約十分一死者都是在美國,而65歲以上感染的人較容易死亡。

較近期的一次全球大流行,就是2009年爆發的H1N1人類豬流感,當年四月先在墨西哥和美國出現人類確診個案,之後逐步擴散至其他國家和地區。香港在五月出現首宗確診,由於來自墨西哥的患者,曾經入住灣仔維景酒店,整間酒店內的人要隔離七日。本港當年有三萬多宗豬流感確診個案,85人死亡。

無綫新聞 TVB News
無綫新聞 TVB News
無綫新聞 TVB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