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環署引入新型捕蚊器針對成蚊及幼蟲 下月起測試

發佈日期: 2019-04-19 06:35
港澳
無綫新聞 TVB News
無綫新聞 TVB News
無綫新聞 TVB News
已複製連結
食環署引入新型捕蚊器,可同時針對成蚊及幼蟲。

春夏潮濕多雨,有利蚊蟲滋生。本港去年就曾爆發登革熱,錄得二十九宗本地個案。

食環署從荷蘭引入新型捕蚊器,將捕蚊器裝滿水,上面放一個網狀的浮台,水及網表面都會加入藥粉,當蚊飛入捕蚊器水中產卵時便會沾到。藥粉有兩種成分,包括可以滅蚊的真菌,也有控制蚊幼蟲生長的調節劑。

食環署防治蟲鼠主任主管李明偉稱:「捕蚊器加入生長調節劑,令產卵之後幼蟲不能孵成蟲。同一時間在此產卵的成蚊,因為接觸到捕蚊器內的網,而網已預先鋪上生長調節劑,當成蚊接觸後,再飛去另外一些水體產卵,便有機會將生長調節劑帶去另外一個水體,令水體內原先蚊的幼蟲都受影響,不能孵成蟲。」

署方原有的誘蚊產卵器,只能監察白紋伊蚊數量,相信新捕蚊器能有效控制伊蚊。

李明偉表示:「誘蚊產卵器是成蚊產卵後便會飛走,無事無幹,牠可以很正常度過餘生,『蛋』會拿回去作評估。但是如果使用新捕蚊器,成蚊同樣會離開,但離開時牠的身體會沾滿真菌,成蚊大約數天後便會死亡,達到所謂控制成蚊數量。」

成蚊飛走後,三日內有機會再螫人,但沾在成蚊腳部的生長調節劑對人體及其他動物影響不大。

食環署會挑選幾個地方,下個月起實地測試兩、三個月,若果成效良好將推展至全港。

無綫新聞 TVB News
無綫新聞 TVB News
無綫新聞 TVB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