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新一代X光機可減人體輻射量攝入 增手術準確度

發佈日期: 2019-01-21 23:26
港澳
無綫新聞 TVB News
無綫新聞 TVB News
無綫新聞 TVB News
已複製連結
腰椎移位嚴重要做手術治療,但病人做傳統的微創手術,須拍大量X光確定施手術位置。有醫學界引入新X光儀器,能減低人體攝入的輻射量,及提高手術準確度。

六十歲做家務助理的劉女士早前腰椎退化,導致移位,壓著腰椎神經線,要做手術治療,否則病情惡化,會導致大小便失禁甚至癱瘓。

劉女士說:「害怕自己以後不能走路,每走幾步要坐下。走路時兩腳麻痺,這邊扯著很痛,雙腳麻痺,沒甚麼知覺。」

約一成腰椎移位個案像劉女士般,病情較嚴重,藥物或物理治療不能控制病情,要做開刀手術,或傷口較小的微創手術,在脊椎鑲螺絲「復位」矯正,但醫生在微創手術中,看不到脊椎內情況,要病人從不同角度照大量X光協助,確定螺絲鑲在準確位置。

傳統X光是二維圖像,醫生要憑經驗分辨骨骼與神經線。有醫院近月從美國引入新儀器,提供三維立體影像。

醫生施手術時,可配合電腦導航實時監察,避免傷及神經線。病人只需照一次X光,估計能縮短約兩成手術時間。

中大醫學院外科學系名譽臨床助理教授梁顯信稱:「(傳統)每一個手術,需要約百多二百張X光,因此輻射量相對頗大,大概等同一張電腦掃描的三分之一。如果我用電腦導航,不需要等待X光片,期間一直看電腦導航就能完成該步驟,變成手術中,我們不會接受任何輻射,對病人、醫生及手術室內的護士,輻射量減至非常低。」

新儀器亦適用於其他脊椎手術,例如脊柱側彎,或腦科及耳鼻喉科手術。

新儀器有甚麼缺點?

醫生指,新儀器較傳統X光機體積大,手術室要有足夠空間才能容納到,而且儀器操作較繁複,醫護人員要先到日本集訓,學習如何使用儀器。

本港的公立醫院及其他地區有使用新儀器嗎?

醫生指,內地及鄰近的日本、新加坡都有引入,而本港的東區醫院,數年前亦已率先引入一部,協助病人做微創骨科手術,不過型號相對舊一些,輻射量較新型號稍為高。

無綫新聞 TVB News
無綫新聞 TVB News
無綫新聞 TVB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