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瑪麗醫院研新技術 中晚期肝癌病人術後存活率增

發佈日期: 2019-01-14 23:26
港澳
無綫新聞 TVB News
無綫新聞 TVB News
無綫新聞 TVB News
已複製連結
中晚期肝癌病人若腫瘤已擴散至血管,以往只能接受標靶藥等治療,五年存活率僅約一成多。公立醫院近年透過一併切除腫瘤和血管後,再移植重建血管,令這類病人在手術後的五年存活率,提高至約三成。

陳先生約七年前因腸胃不適多次求醫,最後證實患肝癌,當時他只是37歲。

陳先生說:「非常不幸,是肝癌,而且也是末期,是非常嚴重,他說血管也有腫瘤。」

過去研究顯示,陳先生一類中晚期患者,若能切除腫瘤,五年存活率可達三成,相比服用標靶藥或採用放射治療等非手術治療,存活率只有約一成至一成五較高。

由於陳先生的腫瘤直徑達五厘米,並已擴散至附近的下腔靜脈,一旦傷及這條血管,會影響其他器官的血液回流心臟,因此以往不會做手術切除腫瘤。

瑪麗醫院後來引入新技術,先把陳先生長十厘米的下腔靜脈,連同腫瘤一併切除,再移植血管重建。

港大醫學院外科學系臨床副教授陳智仁表示:「本來肝移植就是把肝血管縫合在病人身上,我們正正是用同一個技術,把這個屍肝血管縫合癌症病人血管上,如果能夠成功切除腫瘤,大大提高了術後癌症存活率,亦把腎功能改善了,因為血流供應回復正常。」

若果未有合適的血管捐贈,醫生可採用人造血管進行手術。

人造血管和捐贈血管有甚麼分別?

人造血管出現細菌感染和血管閉塞的機會,分別高約一成和三成,因此醫生首選都使用遺體捐贈血管。過去五年瑪麗醫院完成二百多宗血管移植手術,至於以人造血管只有約五宗。

手術有何限制?

第一是腫瘤體積不能過大,切除後至少餘下三分之一的肝;第二是要肝功能良好,若有嚴重肝硬化,即使做手術都不能恢復肝功能。

無綫新聞 TVB News
無綫新聞 TVB News
無綫新聞 TVB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