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博物館展多款不同年代校服 見證香港社會文化轉變

發佈日期: 2018-11-28 20:19
港澳
無綫新聞 TVB News
無綫新聞 TVB News
無綫新聞 TVB News
已複製連結
教育大學教育博物館展出不同時代的香港校服,見證社會文化的轉變。

對襟盤扣、手袖又闊又大,「馬褂」是清末年代男子的日常衣服,男生就穿「馬褂」到俗稱「卜卜齋」的私塾上課。隨著清朝被推翻及在西洋文化衝擊下,簡約的長衫取代「馬褂」,成為當時學生的流行衣著。

直至上世紀初,學校普遍要求學生穿統一制服上學。

很多學校都採用中山裝為校服,襟前五粒鈕扣,象徵民國時期五個政府部門;四個口袋則代表禮、義、廉、恥四大美德。

這款大襟裝校服,是由女傭所穿的衣服發展而來。目前全港仍有一間學校沿用這個設計。

瑪利諾神父教會學校(小學部)校長吳偉文稱︰「1957年創校的年代,一般市民普通便服就是這樣。所以當時創校神父將便服放在小學部,象徵教育普及化、平民化。」

瑪利諾神父教會學校(小學部)學生江浚盈說︰「親屬朋友見我穿著校服會說,你的校服那麼特別。我會說是的,是全港唯一一間,那時會覺得很驕傲。」

到七、八十年代,日本流行的水手裝校服帶到香港。

教育大學教育博物館即日起展示不同時代,甚至已「絕版」的校服,反映百多年來香港社會及文化發展,而校服其中一個原意是凸顯平等。

香港教育博物館館長張樹娣表示︰「不會令學生追逐,要穿得自我風格,顯示給別人看我特別不同。有了校服就有平等的意思,大家都一樣,大家到來為了同一目的就是求學。它還帶給我們很多美好,或甜或酸或澀的回憶,是陪著我們成長。」

這些筆盒、間尺、筆記簿,你又有沒有用過?展覽亦特別展出這些經典文具,希望令大家記起在課室內的回憶。這款「太空喼」書包亦曾「紅極一時」。

展覽會去到明年十月底,免費入場。

無綫新聞 TVB News
無綫新聞 TVB News
無綫新聞 TVB News